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2011-01-07 22:21:26)
标签:

越野mm摄影

铁枝木偶

表演故事

戏剧

分类: 潮汕习俗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1、铁枝木偶戏剧流传于粤东、闽西,据说源自皮影戏,在潮汕地区称为“纸影戏”。偶高11.5尺,彩塑泥头,桐木躯干,纸手木足;操纵杆俗称“铁枝”,一主二侧,铁丝竹柄。表演者或坐或立,于偶后操纵,形象规整,结构独特。近年来,又加高了偶身,调整扦位,使其出现新转机。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2、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其中,提线木偶戏在古代称为"悬丝傀儡",木偶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闽南人称它“嘉礼”。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3、木偶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出现在舞台上时,就与民间宗教信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城镇乡村,寺、庙、宫、观由信仰而引发了各种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主要是人员少、花费廉、小型简便,既热闹又实惠,娱神又娱人,深受群众欢迎,因而不断发展繁盛。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4、这是来自福建饒安的一户农民家庭,一家三口组成的木偶戏班,一辆摩托,走街过巷,走南闯北,只要村镇里有拜神或喜庆活动,必定会被邀请来演出木偶戏。搭起一个简陋的竹棚、二张草席铺开、一泡功夫茶,就是他们木偶戏台的天地。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5、老人孩子是木偶戏的最佳观众。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真正当众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戏具。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6、铁枝木偶又称杖头木偶,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操纵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手套木偶,又称掌中木偶、布袋戏等,偶人身高 0.27米或0.40米,头部中空,颈下缝合布内袋连缀四肢,外着服装,演员的手掌伸入布内袋作为偶人躯干,五指分别撑起头部及左右臂,相互协调操纵偶人作各种动作,偶人双脚可用另一手拨动,或任其自然摆动。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7、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8、木偶戏的录音带。都是古装戏。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9、木偶戏脸谱.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10、木偶戏的衣甲、冠戴、武器、道具都是特制的,极为精致考究。特别是衣冠整齐、服饰鲜艳的木偶戏班备受青睐。而戏中又尤以武将、武旦光彩照人。或明盔亮甲,长髯挂面,背插"飞虎旗",气度不凡;或凤冠霞帔,雉尾高翘,花枝招展。加之木偶动作潇洒利落,格斗动作精湛,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杖头木偶擅长表演历史闹剧、武打戏。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11、这个孩子今年才12岁,已经辍学,跟随爸爸学操纵铁枝木偶戏。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12、父子俩负责演出木偶戏,母亲则管理后勤。演出期间,这里既是舞台也是他们一家三口生活的空间。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13、她不停的给他们泡茶、冲茶,煮水,忙个不停;原来福建人也爱喝功夫茶。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14、悬挂的木偶道具、摆着的生活用品。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15、听父子俩说,他们熟练掌握30多台传统古装戏的台词、不同人物角色的动作,从古到今的才子佳人故事了如指掌,他们这种本领让我惊讶不已。生活的周围处处是奇人!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16、看见这个场景,让我想起游荡江湖的这句话。人有时候就得拿得起放得下,潇洒游人间。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17、所有的木偶道具装在这个铁箱子里。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18、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个木偶戏剧中表演的精彩瞬间,水袖一挥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19、行云流水,如痴如醉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20、戏里一声哀怨的“苦啊~~~~~”随着水袖一挥而得到淋漓尽致的倾诉。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21、撑起一片天空。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22、乡村民众喜欢听戏而不是看戏,木偶戏台基本看不见观众,木偶演出的戏剧一般靠高音喇叭传播。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23、入夜,村里的另一台木偶戏也开演了。


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24、民间木偶戏蕴含着丰富的宗教信仰理念,木偶戏的表演方式、身段、场合、习俗等方面值得研究和借鉴,这种既热闹又实惠,娱神又娱人的方式至今还深受群众欢迎,必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繁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