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摄影与美术相交融

(2010-11-23 21:06:39)
标签:

越野mm摄影

美术设计

摄影艺术

全国摄影理论

研讨会

优秀论文

分类: 论著.理论

  (图文画为原创,著作权为本人所有,杜绝转载、抄袭、刊登,违者版权必究)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摄影与美术相交融
 

                   《摄影与美术设计的再度交叉与流变

                              作者:xie lin(越野mm) 

                     该文发表于中国摄影报及论文专集获得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一、 摄影与美术设计的共同公式


   新世纪已实实在在地将我们拉进一个时间符号的名符其实的概念之中,它已不是上世纪未招帖上所畅想的广告语了。摄影与美术设计一直为自己的存在意义而求证,为充实和整合自己的内涵而重新设计。在重新诠释与界定的求证中,我们看到两者的溶通与互动,交叉与流变。
现代艺术摄影与美术设计所走的当然是不同的路,但是,这两条路并不是像铁轨一样永不交叉。由于现代高科技的使然,他们有越来越多的交叉点,也越来越凸现出摄影与设计的共性。两者可以代入的共同一条公式:艺术 科学。即使摄影和设计还有更多的子项关系者,但科学技术的作用已赤裸裸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改变了许多艺术类型的初衷,他们在交叉中流变,从而发展自己而又不失个性。
    现代设计是在工业革命胜利的凯歌中诞生的,一开始就继承了艺术中张扬人类意志的表达方式,也接受了科学设定的功能特质和求证方式。而摄影更是科学的诞生儿,在未接受艺术的洗礼之前,说它是纯科学是恰如其分的。从艺术摄影到广告摄影艺术,摄影注入科学的成分是日臻增多。直到图像处理photoshop的界入,这个魔盒便成为艺术摄影、广告摄影和美术设计的直接交叉点,从而也产生了许多共同的特征:摄影图像 文案。
   如果从摄影史和美术史上溯源,这两种艺术类型接受科学的渗透以及两者的相互交叉也是多方位的。科学对美术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是鲜为人知的。美术家们从来就懂得这一点,并且在艺术活动中有不少方法是从科学中借用的,达 .芬奇曾乞灵于一种绘画的科学。他的不朽名作 《蒙娜丽莎》,不仅调动了天才的艺术技巧,而且运用了透视学、解剖学和光学原理。19世纪物理科学的发展也为印象派产生提供了色彩理论方面的科学依据。19世纪英国科学家托玛斯 .扬和法国化学家谢弗雷尔等人对光和色进行大量研究,总结了许多新的色彩科学理论。他们还把色彩原理应用到美术之中,撰写了《色彩的谐调与对比原理》一书,其研究成果对画家有很大启发。另一方面,到19世纪60年代,摄影术已有很大发展,在此前绘画承担着纪录形象的任务,随着摄影术的普及,绘画艺术已失了优势。这种危机感促使艺术家放弃了照片式古典画法,转而寻找绘画色彩方面和技术的新途径。科学既造就了摄影,又加快绘画艺术转型的步伐。科学的关怀真是一举两得。
   艺术类型之间,具体地讲,摄影与美术设计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也不是没有任何限制、随意进行的,并不是对所有艺术类型之间的任意嫁接撮合的尝试都能获得成功的。这种交叉的前提,当然是必须符合艺术规律才有可能成功,它是由相互结合的各种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的结合能力、各自特性及至所依赖的科学技术(如广告设计、摄影艺术利用计算机、数码数技术等)和外部的社会需求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所以说,多类型艺术的丰富、完善及新的类型,新的艺术形式的形成,摄影与美术设计的“ 艺术 科学共同公式的形成,就是交叉性与排他性辩证矛盾运动的结果。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摄影与美术相交融 

 人体素描之一(学生时代作业)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摄影与美术相交融



                          二、美术设计的摄影含量


   走进极具权威性的大型美术展览,我们不难发现美术设计类作品,以摄影图像为资料的设计有70%以上,乍一看还以为是摄影展呢。摄影家做的料,美术家炒的菜,不能不说是现代设计的一大转型与流变。这种边缘学科的交叉,艺术技巧混合的双料产儿,从艺术类型学角度看究竞应归属摄影还是美术?问题的提出,是因为高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原因。
  由于美术的特性具有造型性、视觉性和空间性,在平面或三维空间塑造形体、创造可视性的艺术现象,因而美术所涵盖的学科广泛,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如果从二维空间对美术形态存在方式的把握,平面设计应当属于绘画艺术。然而,美术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艺术性本身还是人们对美术实用性的认识,无论是美术家对创作手段的要求与运用,,还是对其艺术价值的界定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今日美术所属学科格局的根本改观。
从美术设计来看,摄影对它的影响大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手绘、喷绘等手法已逐步被摄影图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现代高新技术所代替。以当今电脑技术数码影像占主导和统治地位的高科技为后盾的映像艺术(电视、摄影、计算机)已形成规模,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视觉艺术形象在今日社会中获得了全胜,这种胜利不仅意味着它从根本上制约着广告设计艺术的更迭和演化,而且还对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前者构成了新的设计艺术形成的技术基础,后者则是新的艺术形成产生的审美心理基础。
   当然,太多的摄影写实图像充斥着美术设计作品,并不是一件好事。艺术的每一类型都应该在种种的交叉中借鉴、探索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只有不失自身特性的类型才具有存在的价值。美术设计如果泛滥摄影图像,并在photoshop的操作下,表现的个性和艺术类型的个性就会不知不觉地丧失。
   我们披阅一些国际性和全国性的招贴设计艺术作品,就可以看到以摄影图像为材料所占的比例。如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以《水为人类(water for human kind)》为主题的国际海报大赛,在发表的12幅获奖和优秀作品中,有50%是以摄影图像为素材,并且有三幅画面几乎全是摄影图像,不留意还看不到文字。又如在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竞赛第二届靳埭强设计基金奖中,有2幅金奖和1未来设计师大奖,均采用摄影图像;在7幅银、铜奖中,只有2幅与摄影无关
运用汉字图形作为表现手法,正在被更多的中国学生自觉地采用,但这种曾被日本前辈设计家所喜用的手法却似乎不被他们的年轻一代所青睐。中国学生喜用摄影资料,但因为还暂时不具备自己拍摄第一手资料的条件,于是只得用别人的图片。这种图形资源的单一带来了处理手法的雷同,影响了视觉表现的深度。日本学生或侧重于绘画图或倾向于卡通效果,或追求符号的制作,在效果间拉开了距离。④”这是南京艺术学院曹方副教授在评价比较中日大学生招贴设计作品时的评语。以《保护濒危动物》为主题的招贴设计竞赛,由日本13所设计高等院校发起,并特邀中国东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学生参加,中国学生10幅入选参展。这次由不同国家与地区和不同院校的学生共同参加同一主题的招贴设计竞赛,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从多元视角产生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产生不同的思维习惯与创意路径。通过交流,我们发现日本学生更为接近图形的本意,讲究图形的意象性、隐喻性、符号性、文脉性,而我们较多依赖于在扫描后的照片上大做叠加、滤镜、组合等蒙太奇手法,其效果实质仍是一种摄影图像处理。长期处于手工制作甚至视喷绘为神奇的中国学生,而今产生了一种对摄影图像电脑处理的崇拜情结,扔掉了纸和笔。相反,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日本,13所参展院校几乎近清一色的手绘或丝网。五花八门的电脑游戏实有花拳之嫌,而平涂手绘的图形之画味实在耐人寻味。也许,运用大量摄影图像能够直接紧贴主题,形象强烈,效果突出而更具视觉冲击力,在最短时间内传达内容并吸引观众。但当你能停留在另一幅作品前细细品味,倒是那些含蓄而具有联想或象征手法的创意,更能产生持久性的动人力量。我认为后者更具个性和艺术生命力。
   因此,美术设计中的摄影含量宜精不宜多。这是摄影与美术交叉与更迭,流变与发展所要把握的事情。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摄影与美术相交融

人体素描之二(学生时代作业)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摄影与美术相交融

 

                          三、摄影图像的美术成份


    在没有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以前,摄影家将自己的摄影图像通过暗房加工处理(如叠放、浮雕效果、油画效果等特技效果),大概没人会提出摄影设计这样的概念吧。但现在摄影家如果运用photoshop处理自己的作品,运用画笔工具调色板橡皮戳等绘画与编辑软件来处理画面的艺术效果,甚至摄影特性已荡然无存,面目全非,简直就是一张美术作品,那么,这张出自摄影家之手的作品算是摄影作品还是美术作品
   问题不管能否回答,反正摄影图像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已经在数码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支持下,成为可擦写、可塑造绘就、可重新组合的新概念艺术作品了,一声快门定终身的决定性瞬间的特性已成为传统摄影的历史了。  
  实际上,对于已经失去原来意义上的和违背初衷的摄影,有的评委企图拒绝于摄影展览之门外看来纯属正当行为。回过头,我们倒必要弄清摄影本质性的概念。称为摄影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通过镜头感光,构成潜影;感光片经过显影和定影,成为照或反转片;相对数码摄影而言,这种摄影已被称为传统摄影。那么,就摄取影像来说,数码摄影只有通过镜头一词与传统摄影相一致,保留了最根本的本质(如果不是通过镜头摄到影像而生成的图像,那一定不是摄影了)。
   另一个问题是,因摄影技术的流变,数码摄影和摄影图像的数码制作(Photoshop)的摄影艺术作品,在美术设计与绘画美学的渗透下,也已与原来意义上的摄影艺术的概念离题万里,相差甚远了。摄影艺术的基点和初衷是作为一门具有造型因素的现代纪实性艺术,直接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物、景物、事件。根据艺术创作构思,表达思想感情;运用摄影造型技巧,塑造有艺术感染力的照片。摄影艺术是现在进行时,新闻纪实的摄影不能虚构,只能选择和抓取典型性瞬间,以反映新闻事物的本质。
   然而,现在的摄影艺术(特别是艺术摄影),其造型因素除了认定以透镜的镜头这唯一因素为摄影外,其它的适型因素正如现在流行的广告语一样:其他的交给我来办。广告设计和摄影图像数码制作共用一套计算机操作系统DOS和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以及外挂滤镜KPT5将图像制作、设计平台、照片修整、演示、图形管理、桌面排版、模拟传统手工绘画、图像输出设备、光盘刻录以及数码照片输出系统(如柯达LEO20P)等。至于用美术技巧或者摄影技法你就甭管了,关键看画面效果。摄影图像的数码制作,是为了完善和弥补原始照片的不足,或者依据多幅不甚完整,不能成为独立作品的资料性图片,通过新的构思和创意,重新组合完成一幅全新的艺术作品。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电脑处理,把摄影图像转换为严密的数码程序,使艺术与科学得到融合,实现出更为完美的视觉图像,使之创作主题得以升华和更加理想。如获1998第八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铜牌奖的作品《山林雪韵》(马毅行、徐澎摄),就是一幅应用数码图像处理,化平淡为神奇的佳作。作者把一张摄影雪乡一角的正常照片,天空调整为深蓝色调,强调与雪白前景的反差对比力求整体感,对原片前景左侧破坏视线的雪调删去,在重新安排好构图情况下,关键将雪屋和前景大面积雪景用模糊滤镜柔化,使画面近似水墨画的韵味效果。
  1998年黑龙江军民抗洪的壮举中,为纪录和赞颂军民的抗洪精神。马毅行、徐澎、马跃等根据百余名摄影作者的上千幅抗洪纪实照片,利用数码技术制成百米(128.98* 1.2)摄影长卷,以崭新的视觉效果展现黑龙江军民的抗洪精神。画面运用美术字与图像交替结合,突破新闻摄影的纪实时空,夸张对比与象征隐喻互相交融,节奏感强烈,视觉贯通,气势空前,表现出军民万人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壮烈场面。该长卷既保持摄影纪实的真实性,又发挥美术设计的宣传画效果。⑤
  摄影与美术的交叉与流变,就科学技术的支持而言,美术对摄影的渗透主要在于平面设计中摄影的运用,可以说美术对商业摄影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摄影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商业摄影就出现了美术指导(Art Director)。1920年以后,纽约又设立第一个美术指导俱乐部,这个组织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之后在英国出现了相同功能的协会和对摄影的影响。在商业摄影的流变中,德国的包豪斯现代设计理论对摄影作为广告的视觉传达工具的指导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使这种摄影加美术的商业摄影很快占领了广告中绘画的大部分阵地。如果我们了解商业摄影与美术设计结下的缘结,那么对今天摄影艺术所含的美术成份就不难理解了
  20世纪未,电子数码图像处理系统的出现,给美术设计界和摄影界带来了惊喜。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彻底消除了商业摄影中美术设计与影像表现之间的矛盾,两者合一,共享Photoshop的恩赐。
   至于数码图像处理后的摄影与美术设计中的摄影之确切身份和美术所占份量的问题,我想折衷的答案是:数码摄影以光学透镜的运用为唯一依据,而美术设计中的摄影则以用途为唯一依据。

 

 文章撰写于2001年7月

                                                                      

注释:
1)《外国美术史纲要》陈洛加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43-144页。
2)《包装&设计》2000年第三期第四页。
3)《包装&设计》2000年第四期第84页。
4)《包装&设计》2000年第四期第84页。
5)《摄影图像的数码制作》马毅行 徐澎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78-82页。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摄影与美术相交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摄影与美术相交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摄影与美术相交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