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虚守静、淡泊明志——实力派书法家高卫东的艺术追求

(2013-10-10 19:49:59)
标签:

书画

艺术

高卫东

杂谈

                        致虚守静、淡泊明志

                                    ——实力派书法家高卫东的艺术追求

   http://s4/mw690/636b4deftx6DjOZVElld3&690

    初识书法家高卫东先生,大约是在三年多以前。记得是在著名书法家郭建勋先生艺术馆的开馆仪式上,由于当时的环境,我们并没有机会过多接触,故根本谈不上了解。大约两年后,又是在郭建勋先生的工作室内,我再次见到了高卫东先生,并有幸目睹了高卫东先生挥毫泼墨的情景。

    http://s8/mw690/636b4deftx6DjONvB9de7&690

    高卫东先生,1963年出生于北京,自幼喜爱书法艺术,少年时受家庭条件所限而无钱买宣纸,只能长时间在报纸上涂抹习练。“文革”末期的一个偶然机会,高卫东跟随父亲见到了书法大家启功先生,尽管没能得到笔墨上的教诲,但启功先生对书法艺术的精辟阐述却让他受益匪浅。

    高卫东先生的书法艺术师从王之鏻、田伯平、郭建勋等书法名家。与大多数习书之人一样,高卫东的书法也是由楷书入门的。较长时间临摹《颜勤礼碑》为他的楷书打下了良好基础,颜体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方圆转折等笔法特征在他的楷书作品中清晰可见。随着书艺的不断精进和视野的开阔,高卫东开始对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遂立志追随王羲之,走书法创新之路。

   http://s9/mw690/636b4deftx6DjP3UKE0b8&690

    尽管我们常讲艺术是相通的,但八年临写《颜勤礼碑》的高卫东发现,颜真卿的楷书和王羲之的行书毕竟不是一条书路。故由“颜”入“王”并没有捷径可循。无奈之下,高卫东选择了由“欧”楷入“王”的一条路。在阅读了大量相关专业书报资料后,为了不出现问题,他又斗胆致信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求教。在得到专家的首肯后,他毅然开始了新的学习。在反复临摹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虞恭公》等碑帖的同时,他开始逐渐向“二王”靠拢。圣教序的骨法用笔、传本墨迹的挥洒变化、兰亭序的俊美飘逸、十七帖的古朴纵横成了他手摹心追的目标,数十年的时光令他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奠定了俊逸雄秀的书风。

    了解书法艺术的人都清楚,临摹是学书之人的必由之路。在高卫东的习书之路上,临摹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晋唐、宋元乃至明、清等历代名家诸体他都曾临摹过,由于对“二王”的钟情,使其在诸多书体中对行书更为痴迷。多年来,他无数次地反复临摹了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王珣的《伯远帖》,杨凝式的《韭花帖》,柳公权的《蒙诏帖》(又名《翰林帖》),欧阳询的《季鹰帖》,米芾的《蜀素帖》,黄庭坚的《松风阁》,李建中的《土母贴》等行书名帖。在继承传统方面,高卫东深知创新的可贵。在向古人讨教的同时,他始终不忘自己风格的锤炼。

    http://s4/mw690/636b4deftx6DjPpiv9Fb3&690

    我曾经问过高卫东先生,面对如此多的名家墨迹会不会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他用鲁迅先生谈艺术创作时的一段话回答了我: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就枯萎了。高卫东先生的书法创作涵盖了真、草、篆、隶、行诸体,且诸体皆精。大概是对“二王”情有独钟的缘故,他的行书造诣尤其精湛。古人论书,所谓“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高卫东先生的书法质朴、淳厚,用笔圆活遒媚,飞动飘逸,起落笔的变化极其微妙,结体舒展灵秀,绰约俏丽,行气贯通,上下连展,大小参差有度,富于节奏韵律,其笔法间架虽出于古法,但已融入了自己的风貌。气象雄伟,毫无雕琢之气。细观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书者是在用心书写。其创作完全是一种不期然的自然流露。我们知道,艺术创作是作者情感的宣泄,书法家的创作到最后就是在书写修养。单纯而富于微妙变化的笔墨在作者激情的牵引下,迸发出勃勃生机。在“黑”与“白”的世界中营造出“五彩斑斓”的神奇效果。

    http://s6/mw690/636b4deftx6DjPseMYt95&690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创作源于生活,源于作者的感受和体验。书法创作是创作者情感的宣泄。创作者知识广博、胸襟开阔、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等是决定书法家成就大小的重要因素。凭借对生活的思考、灵魂的发现、智慧的出新等,创作者的笔墨功力亦会非同寻常。当然,书法家的创作道路和心路历程如同登山,走得越远,登的越高,遭遇的内心纠结就越多。以常人的眼光,高卫东先生是一位成功者,他挚爱的书法艺术得到了社会和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高卫东先生并没有沾沾自喜,他那低调做人、谦逊为艺的一贯风格,伴随着他日益精进的书法艺术,为我们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了愈来愈多的视觉大餐。

    http://s9/mw690/636b4deftx6DjPwhjbG78&690

    高卫东先生为人朴实,性格率真,其不事张扬的处事作风和对书法艺术的执着等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有线电视台中国书画家栏目组艺术顾问、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华书画协会理事、北京北海诗书画院副院长、青岛金石书画院艺术顾问、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民革北京中山书画社社员的高卫东先生,目前供职于某政府机关。在繁忙的工作和创作之余他还把普及书法艺术当做自己的使命。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在铁道部老年大学、北影影视学校、中国花鸟画研修院义务教学;不仅如此,他还牺牲自己的节假日在北京振兴学校、北京东白塔小学等学校免费辅导中小学生学习书法。在当今许多人追逐名利,一切向钱看的商品经济环境下,高卫东先生能有此作为是十分可敬的。我坚信,能在书法艺术这门古老而又纯净的艺术领地中“致虚极,守静笃”、长时间的“淡泊明志”,高卫东先生的艺术之路一定会更加广阔。

 

                                                             冷传训

注:此文刊发于《今日世界》2013年4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