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气韵高古自成家——著名书法家郭建勋先生的艺术追求

(2013-08-06 20:12:32)
标签:

书画

艺术

郭建勋

著名书法家

杂谈

   气韵高古自成家

——著名书法家郭建勋先生的艺术追求

与著名书法家郭建勋先生的结识,大约是在2010年初春的一个周末,尽管已经过去了数年,但初次见面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得体的装束、儒雅的风度、睿智的谈吐、热情豪爽而又不失洒脱的个性……这位1953年出生,按古人之说已近花甲之年的男子,给我的第一印像是文质彬彬、活力十足;那温文尔雅,俊逸出尘的君子风度尽显其个人魅力。

http://s15/mw690/636b4deftx6BEangE9M2e&690

    郭建勋
先生,祖籍北京,字华章,号根堂艺人。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喜爱书法艺术。十余岁开始临帖习书,经历了四十余年的风风雨雨、苦乐甘甜,在书法艺术拥挤的殿堂内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其作品笔墨凝练灵动、内涵博大精深、个性鲜明、神采飞扬,用笔简洁流畅、章法考究规范、刻画细致真切、意蕴深远隽永。形成了自己独有特色的书法风格。

郭建勋先生是一位有思想、有见地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涉猎了真、草、隶、篆等不同书体,且在各类书体的驾驭和把握上均有较高的造诣;是一位综合势力雄厚,不可多得的书法奇才。在对书法艺术的认知上,他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他告诉我:书法艺术是一种求变化的艺术,是“乾坤相对、坎离相生”。从笔法上看,书法艺术拥有“浓、淡、枯、润”四种笔法;而从境界上则可分为俗、精、神、魂四个层次。书法艺术的风格是多样的,书法家既要注重自身风格的锤炼,同时又不能离开书法艺术本身的特点去盲目的追求个性。郭建勋先生把书法创作分为“求平正、平平正、求险绝、回平正”四个阶段,创作时他追求书法艺术的建筑美、对称美、威严美和意境美。

http://s2/mw690/636b4deftx6BEaug9eV61&690

    郭建勋先生认为:书法艺术中蕴含着中国儒家的哲学思想。从中不难发现老子所说的“阴阳”对比关系,其变化随处可见。比如楷书讲究端庄,推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榜书拥有庙堂之气,富厚重之感;草书追求的是山野之气,重在飘逸之感;篆书和隶书推崇的则是金石之气,求变化,求章法,要求局部协调。好的作品应该由心而生,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拥有无与伦比的天地之美。

古代书法家习惯地将书法美类比于人体美,书法理论中常有筋、骨、血、肉的说法。我们知道:健美的人体必须是秾纤得中,修短合度。也就是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份则太短的完美境界。同样,优秀的书法作品也要肥瘦相宜,骨肉均匀。黄庭坚“肥中需有骨,瘦中亦要有肉”和项修的“瘦不露骨,肥不露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郭建勋先生的书法笔线粗细均匀,力度含内,如棉裹铁;结构古朴自然,不落俗套。那一笔一划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具。在章法上郭建勋先生借鉴绘画构图的方法,疏密黑白的分布恰到好处,他能学传统而见新意,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魅力。透过郭建勋先生的书法,我们不难发现他驾驭笔墨的高超技巧,他那“拙中见巧,柔中有刚,纵而能敛,圆而不滑”的书风极俱艺术欣赏力和欣赏效果。

http://s15/mw690/636b4deftx6BEaB6nuu1e&690

http://s5/mw690/636b4deftx6BEaCaGJC04&690

    众所周知: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至今已经拥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相对匮乏的时代里,以书法来怡情养性,不失为明智的抉择。试想:当书家在奋笔疾书之际,犹如怀素在世、二王重生。那超然之情,仿佛世人皆浊,唯我独清;其灼然之智,犹若众生皆醉,唯我独醒。如此的境界,非身临其境者很难领悟;个中之昧相信只有书写者方能体味。近年来,郭建勋先生以其自身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与领悟,在传承古人艺术精髓的基础上,还付予书法艺术脱俗的雅趣,他在为大、中、小学生授课与交流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实例来解说,把本来枯燥无味的课程展现的生动活泼,受到了学子们的普遍好评,为书法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康有为说过:“能移人情,乃为书之至极。佛法言声、色、触、法、受、想、行、识,以想、触为大,书虽小枝,其精者亦通于道焉。”世人皆知的《金刚经》摩崖书艺以独特的结构,在天地的大空间中引领、启悟着欣赏者的“想”、“触”,在潜移默化中“移人情性,普施众生”。郭建勋先生能把普及书法教育视为己任,缘于他参悟了人生的大智慧。其开阔的胸怀得益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领悟与理解。

http://s2/mw690/636b4deftx6BEaInKPT91&690

http://s8/mw690/636b4deftx6BEaL28xp57&690

    值得一提的是,除书法外,郭建勋先生还是一位成就裴然的奇石和根艺收藏家,在奇石和根艺的研究上具有较高的造诣。我曾经不解?一个在书法艺术上颇有成就的书法家,怎么会对根雕和奇石有着如此之深的理解和认知?透过与郭建勋先生的交谈,我终于明白了个中奥秘。郭建勋先生对奇石、根艺的痴迷,缘于他对大自然的崇敬,他深知:经受大自然数万年洗礼而形成的这些艺术品,不仅承载了宇宙造化的历史痕迹,更真实地再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高超技艺。
他看重的是这种艺术的庄严,深沉和不可再生性。

从收藏的角度,艺术的分类是很严格的,书画、奇石、根艺,可以说他们都有着自身的艺术特色和品性;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他们又都拥有陶冶情操,给人以愉悦的艺术共性。郭建勋先生能在书法、奇石、根艺等艺术门类中游刃有余,说明他是一位热爱生活,拥有多种才能的艺术家。

“文雅含蓄”。是中国古典哲学、东方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审美理念与行为准则。古之贤者大多温文尔雅,不张扬,不狂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塑造完美是郭建勋先生多年来的一贯追求,也是他奉行的一贯准则。在与他的诸多弟子接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对他人品的评价。应该说,郭建勋先生不光以他渊博的学识和雄厚的书法艺术底蕴在弟子们的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威信,更以他儒雅的风度以及平易近人,与人为善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的弟子。不,应该说是征服了他身边所有的人。他为民工子弟学校的数千名学生义务教授书法,积极参加赈灾捐助等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扬。被圈内外的朋友称为“仁义大哥”。郭建勋先生的朋友遍布海内外与社会的各个层面。

法国作家、自然科学家布封有句“风格即人”的名言。因为:风格能深刻地刻画人的思想。在这里“风格”指的就是艺术家在艺术表现方式上的特点和个性。故人们在评价艺术作品的“个性”特征时通常会借用“风格”一词。我认为:风格的形成,除了艺术外,还有就是做人。中国传统观念十分注重“人品”与艺术修养的关系,元代杨维桢在《图绘宝鉴序》中所述:“画品优劣,关乎人品之高下。”以及明代文徵明所说:“人品不高,用墨无法。”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郭建勋先生用他勤奋执着的艺术追求和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以他“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的为艺之道,塑造着自己的完美人生。在为人为艺上奠定着自己独有的风格。而“仁义大哥”便是他风格的独有标签。

近年来,郭建勋先生在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透过他的书法创作以及根艺和奇石收藏,我们不难发现他厚实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应该说郭建勋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书法家,然而他并没有自我陶醉。现供职于北京市西城区人大常委会的郭建勋先生。还兼任北京北海诗书画院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国际艺术家学会会长,国际书画英才杂志社副社长,中华书画协会副主席,北京根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大众科技报创新栏目艺术顾问,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振兴小学名誉校长,北京东白塔民族小学名誉校长等诸多职务。在繁忙的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以超人的充沛精力在这些领域中超常规的发展着。愿他的艺术馆像他的为人一样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冷传训注:

此文刊发于《今日世界》2012年4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