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高古自成家——著名书法家郭建勋先生的艺术追求

标签:
书画艺术郭建勋著名书法家杂谈 |
气韵高古自成家
——著名书法家郭建勋先生的艺术追求
与著名书法家郭建勋先生的结识,大约是在2010年初春的一个周末,尽管已经过去了数年,但初次见面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得体的装束、儒雅的风度、睿智的谈吐、热情豪爽而又不失洒脱的个性……这位1953年出生,按古人之说已近花甲之年的男子,给我的第一印像是文质彬彬、活力十足;那温文尔雅,俊逸出尘的君子风度尽显其个人魅力。
http://s15/mw690/636b4deftx6BEangE9M2e&690
郭建勋先生是一位有思想、有见地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涉猎了真、草、隶、篆等不同书体,且在各类书体的驾驭和把握上均有较高的造诣;是一位综合势力雄厚,不可多得的书法奇才。在对书法艺术的认知上,他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他告诉我:书法艺术是一种求变化的艺术,是“乾坤相对、坎离相生”。从笔法上看,书法艺术拥有“浓、淡、枯、润”四种笔法;而从境界上则可分为“俗、精、神、魂”四个层次。书法艺术的风格是多样的,书法家既要注重自身风格的锤炼,同时又不能离开书法艺术本身的特点去盲目的追求个性。郭建勋先生把书法创作分为“求平正、平平正、求险绝、回平正”四个阶段,创作时他追求书法艺术的建筑美、对称美、威严美和意境美。
http://s2/mw690/636b4deftx6BEaug9eV61&690
古代书法家习惯地将书法美类比于人体美,书法理论中常有“筋、骨、血、肉”的说法。我们知道:健美的人体必须是“秾纤得中,修短合度”。也就是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份则太短”的完美境界。同样,优秀的书法作品也要肥瘦相宜,骨肉均匀。黄庭坚“肥中需有骨,瘦中亦要有肉”和项修的“瘦不露骨,肥不露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郭建勋先生的书法笔线粗细均匀,力度含内,如棉裹铁;结构古朴自然,不落俗套。那一笔一划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具。在章法上郭建勋先生借鉴绘画构图的方法,疏密黑白的分布恰到好处,他能学传统而见新意,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魅力。透过郭建勋先生的书法,我们不难发现他驾驭笔墨的高超技巧,他那“拙中见巧,柔中有刚,纵而能敛,圆而不滑”的书风极俱艺术欣赏力和欣赏效果。
http://s15/mw690/636b4deftx6BEaB6nuu1e&690
http://s5/mw690/636b4deftx6BEaCaGJC04&690
http://s2/mw690/636b4deftx6BEaInKPT91&690
http://s8/mw690/636b4deftx6BEaL28xp57&690
从收藏的角度,艺术的分类是很严格的,书画、奇石、根艺,可以说他们都有着自身的艺术特色和品性;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他们又都拥有陶冶情操,给人以愉悦的艺术共性。郭建勋先生能在书法、奇石、根艺等艺术门类中游刃有余,说明他是一位热爱生活,拥有多种才能的艺术家。
“文雅含蓄”。是中国古典哲学、东方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审美理念与行为准则。古之贤者大多温文尔雅,不张扬,不狂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塑造完美是郭建勋先生多年来的一贯追求,也是他奉行的一贯准则。在与他的诸多弟子接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对他人品的评价。应该说,郭建勋先生不光以他渊博的学识和雄厚的书法艺术底蕴在弟子们的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威信,更以他儒雅的风度以及平易近人,与人为善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的弟子。不,应该说是征服了他身边所有的人。他为民工子弟学校的数千名学生义务教授书法,积极参加赈灾捐助等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扬。被圈内外的朋友称为“仁义大哥”。郭建勋先生的朋友遍布海内外与社会的各个层面。
法国作家、自然科学家布封有句“风格即人”的名言。因为:风格能深刻地刻画人的思想。在这里“风格”指的就是艺术家在艺术表现方式上的特点和个性。故人们在评价艺术作品的“个性”特征时通常会借用“风格”一词。我认为:风格的形成,除了艺术外,还有就是做人。中国传统观念十分注重“人品”与艺术修养的关系,元代杨维桢在《图绘宝鉴序》中所述:“画品优劣,关乎人品之高下。”以及明代文徵明所说:“人品不高,用墨无法。”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郭建勋先生用他勤奋执着的艺术追求和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以他“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的为艺之道,塑造着自己的完美人生。在为人为艺上奠定着自己独有的风格。而“仁义大哥”便是他风格的独有标签。
近年来,郭建勋先生在艺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透过他的书法创作以及根艺和奇石收藏,我们不难发现他厚实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应该说郭建勋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书法家,然而他并没有自我陶醉。现供职于北京市西城区人大常委会的郭建勋先生。还兼任北京北海诗书画院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国际艺术家学会会长,国际书画英才杂志社副社长,中华书画协会副主席,北京根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大众科技报创新栏目艺术顾问,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振兴小学名誉校长,北京东白塔民族小学名誉校长等诸多职务。在繁忙的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以超人的充沛精力在这些领域中超常规的发展着。愿他的艺术馆像他的为人一样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此文刊发于《今日世界》2012年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