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级好问题
(2009-12-11 23:07:21)
标签:
安全边际风险股市黄睿强价值投资概率思考均值概念杂谈 |
分类: 思维模式 |
同时我认为理想价位可能还不会马上到来”
-------------------------------------------------------------------------------
因为深有同感,所以有长篇回应。篇幅太长,留言板放不下,所以索性做为博文发表。希望晓栋兄不介意。也欢迎各位网友发表观点。
晓栋兄:
我碰到的情况或者说是麻烦和你完全一样。你提好问题,我也抛个砖块,其实是自我批评和反省。当困惑标的物跌幅不够的时候(反过来是好事,说明看中的东西还不错),我回想两三年前,牛市未开始的时候。那时有一大堆现金,公开宣称目标是年化15%,不满足的可以离开。后来显然是背叛了自己,抛弃了一些明显具有价值投资特质的股票,转而配置大量万科中信这样的强周期股-牛市的感觉是如此强烈,而牛市里当然是强周期的天下。高收益的代价也是不菲。首先是自信心和自我极度膨胀。然后是对未来的虚幻遐想,以为侥幸成功可以复制多次。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你可能就根本没有这样的困扰。
彻底退出的10个月后,发现有一个尴尬不能避免,就是没有合适的投资物。只能长时间放弃仓位,是强周期股票投资的严重后遗症。如果一开始还是很满足地看着市场的下跌的话,随着时间的延伸,我开始不安。从这点来说,但斌还是值得学习:他在价值投资方法上有极大缺点,但穿越时空的理念还是价值投资人必须具有但又极度缺乏的,譬如我,考虑到当初的言行不一。抛出股票的时候,我坚信他不过是披着价值投资外衣的混混,现在,在他的信托利润几乎被下跌完全吞噬之时,却开始考虑长期来讲他的收益率会远远高于我。总之,下一次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再如此贪婪了,强周期股可以玩一玩,但绝对是不能配置太多了。
忏悔完毕,尝试讨论一下现在这么办。
我的第一反应是要不要把当初应该买而没有买入的标的物买回来。从1000点的角度看,绝对股数比几年前可以买的多的多。可是我不太愿意。市场已经宽容一次了,我不能一错再错。赚来的钱和本金是没有区别的,没有边际还要强行买入,是自作孽。对别人是否如此,我不知道。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等。这里的逻辑是这样的:
1.边际安全是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的,这和市场整体是不是下跌没有关系。
2.巴菲特的12个打孔概念,对中国价值投资人从未如此重要过。随着资本的积累,必须学会减少投资和做决定的次数。我现在要求越严格,越是不会再面临全部撤退的尴尬。
3.守株待兔和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样的懒惰性投资可能在未来远远好于主动投资。你有10个标的,我有12个。说他们在将来的某天全部低估,有可能性,但很小。说有两三个会低估,可能性就极大了。所以我愿意等。
4.当我们看看中国股市的历史。真正的价值股从来都是有机会买入,想想上次熊市的最后一跌。当我忘记踏空的担忧,假设自己是一个刚刚进入股市的新投资人来看这个市场,一切变得不那么急迫。
5.
基于这些和个股估值无关的逻辑,我对持有现金变得坦然。在国际市场的持有,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安慰。中国普通投资人,可能就没有你我这么潇洒了。
罗罗嗦嗦,不知这块砖砸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