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辨学百问(30)意外结论的是非?

(2010-01-14 12:34:11)
标签:

耗散结构

一般系统论

子系统

贝塔朗菲

杂谈

分类: 思辨学百问

在思辨学百问(25)中,我们已经根据普里高津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有序结构的三个必要条件”推导出了这样一些结论:

A、耗散结构必须依靠微观的非线性机制支撑,并在宏观中承担非线性机制的部分责任。

B、耗散结构在宏观中无限大,在微观中无限小;

C、耗散结构是一种相对的结构;

D、宏观中的耗散结构与微观中的耗散结构必须承上启下、相互依存;

E、耗散结构与宏观和微观之间已经存在的因果关系无法改变。

显然,以上结论让人大吃一惊。这个时候,人们也许会怀疑是不是普里高津所提出的“有序结构的三个必要条件”有问题?然而,无独有偶,根据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也能够推导出同样的结论。

 

贝塔朗菲在他的一般系统论提出了系统的四个属性,它们是:

1)整体性。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整体性能要大于各要素的性能之和,而且任何要素一旦离开系统整体,就不再具有它在系统中所能发挥的功能。

2)关联性。关联性是指系统与其子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关系。离开关联性就不能揭示复杂系统的本质。

3)层次性。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该系统本身又可看作是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就构成了系统的层次性。不同层次上的系统运动有其特殊性。在研究复杂系统时要从较大的系统出发,考虑到系统所处的上下左右关系。

4统一性。一般系统论承认客观物质运动的层次性和各不同层次上系统运动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不同层次上系统运动规律的统一性,不同层次上的系统运动都存在组织化的倾向,而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着系统同构。

根据这四个属性推导出来的结论是:

A、任何系统都必须依靠微观的组合性结构来支撑,并承担宏观组合性结构中的相应责任。

理由:如果任何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之间都必须是一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组合,而任何系统本身又都是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那就意味着任何系统都必须同时扮演两种角色,既是组合性结构的整体,又是组合性结构中的一个局部。

B、系统是一种相对的结构。

理由:如果每个系统都必须既是系统又是子系统,则系统必然是一种相对的结构。

C、系统的宏观和微观都是无限的。

理由:如果每个系统都必须既是系统又是子系统,则系统的宏观和微观必然是无限的。

D、系统与子系统之间承上启下、相互依存。

理由:如果系统与子系统同构,则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必然承上启下、相互依存。

E、系统与宏观和微观之间已经存在的因果关系无法改变。

理由:如果系统的宏观与微观都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因果关系,则宏观与微观之间必然存在规律。如果说已经存在的系统规律会发生改变,那么,改变规律的起因必然发生在系统的“最宏观”处或者“最微观”处。但是,由于系统的宏观和微观都是无限的,所以也就不可能存在能够改变系统规律的起因了。

相比之下,我们发现根据普里高津的“有序条件”推导出来的结论和根据贝塔朗菲的“系统属性”推导出来的结论几乎完全一样。可以肯定,这个结果对于普里高津和贝塔朗菲来说应该属于意外。

但是,既然这个“惊人的意外”已经发生了,我们就不能漠视这个“意外”的存在,必须认真地审视这个“意外”的是非。可想而知,如果说“意外的结论”是错误的,那就应该全盘否定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因为,“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和“系统的属性”分别是耗散结构理论和一般系统论的核心。反之,如果说“意外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相关“宇宙起源和演化”以及“生命起源和演化”的现代理论都将重新改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