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辨学百问(29)托夫勒的疑问

(2010-01-07 14:19:49)
标签:

杂谈

分类: 思辨学百问

托夫勒在《从混沌到有序》的序言中留下了这样一个疑问:“假如普里戈金和斯唐热是对的,即偶然性在分叉点或接近分叉点处起作用,此后决定论过程再次接替,直到下一个分叉。那末,他们不是正在把偶然性本身镶嵌到一个决定论的框架之中吗?对偶然性赋予一种特殊的作用,他们不就解除了其偶然性吗?

在一次聚餐中,普利高津微笑着回答说:“是的,这也许是对的。但是,我们当然决不可能确定下一次分叉将会在何时发生。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下托夫勒所提出的问题便会发现,实际上普利高津并没有真正地回答托夫勒的问题。因为,托夫勒所提出的问题其实是“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的意思应该是:假设一个人想要过河,却又只能从唯一的桥上走过去。虽然,这个人可以任意地选择从桥的左边走,还是从桥的右边走。但是,他决不可能从栏杆的外面走。如果说从总体上来看这个人由桥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是一个“必然结果”的话,那么,这个人无论是从桥左边走还是从右桥边走的“偶然”性岂不都是在一个“必然”的框架之内吗?

然而,普利高津所回答的仅仅是“偶然”的不可预见性。即,任何人都无法确定桥上的那个人何时会从左边走或者从右边走。显然,这是答非所问。

难道普利高津当时误解了托夫勒的意思吗?应该不是。因为,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普里高津根本无法回答。如果普里高津说“是”,那就等于承认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涨落”和“分叉”其实都是必然的结果,而所谓的偶然只不过是一种假象。如果普里高津说“不是”,那在逻辑上又说不通了。因此,普里高津不得不答非所问。可想而知,如果让达尔文来回答这个问题,其结果恐怕也是一样。

http://m.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