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会,我们的另一种选择
(2010-03-18 21:14:30)
标签:
杂谈 |
找寻更多机会:兼顾求职和读研
“张先生,我的表格做好了。”陈新娟舒了一口气,“您看,我做的表格合不合您的要求。”
“完是完成了,但是你用的时间偏长了点,现学能力还不够强……”
“我工艺方面十分好,也是课代表,无论在实践和学习方面都是强项,想应聘这个部门,您看我可以吗?”
张先生拿着她的简历看了看:“成绩证书没有多大用处,要的只是实践能力……”
陈新娟是我校微电子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今年刚参加完研究生考试,虽然初试过了,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复试有点把握不准,为了多给自己一个机会,她来到了此次招聘会。虽然这是她第一次来招聘会,但是对于招聘会现场一点都不陌生,每次室友招聘完回来,她都会问她们的感受,久而久之,对招聘会的规章及招聘技巧还算比较熟悉。但是,招聘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亲身体验是不会了解到现在的就业压力,也不会体会到招聘不仅仅是面对面的“聊天”。
“刚才的面试,真的让我有点措手不及。面试人员给我演示表格制作的步骤,让我现学现卖,和他做个一模一样的,这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陈新娟说,“虽然表格制作以前学过,但这些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考完就扔,已记不得多少了。现在想来真的有点后悔,在当初为什么不好好听。”
的确,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到最后一点都没有学到。同样是刚考完研的张凌云,考了395的高分,但他依然不放过这个招聘机会。被用人单位看中并有1500的月薪使他兴奋不已。他说,虽然考研取得了高分,但是复习可以说都是从头开始,学和没有学一个样。刚才面试人员问他什么是“物流”,像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答不上。幸好考研时温习了几遍,才过了面试这一关。
他还告诉记者,你可以鄙视一个公司,但是不可以让一个公司鄙视你。而让公司瞧得起你的就是你的经验,气质和为人处世。可能有些大学生刚毕业,年轻气盛,觉得社会就是他们的,不愿降低身份去工作,但是他们应该在他们还没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抓住时间一步一步往上爬。“虽然只有1500元月薪,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已经很高了。”凌志说,“去公司实习,学到的是经验,而这个经验是终身受用的。即使公司没有付给我们工资,我们也赚到了,因为机会可遇不可求,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个资格去谈工资的高与低。”
体验招聘,找准目标
此次招聘会虽然吸引了不少应届毕业生,但也有不少大二大三的学生穿梭在招聘会现场。来自经济学院的顾丹婷就是其中一位。没有带一份简历,也没有做面试的准备,只是每看到一家和外贸有关的公司就上前去问,去交流。和扬州新凤凰有限公司的面试人员王经理交流后,她颇有启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愿付出努力尽量做一个复合型人才。
当她看到王经理将一叠厚厚的简历扔在一旁,只瞟了简历上的基本信息,她有点惊讶:为什么不去看看她拿了什么证书,成绩如何。王经理告诉她,成绩再好证书再多都无用,现在大学里的成绩和证书没有什么分量,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实践经验以及个人的素养。
作为即将毕业但又不打算考研的她心中充满了疑问:“我们要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怎样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呢?”王经理帮她解除了疑惑。她明白自己学的是外贸,但是不仅要熟悉贸易,也要熟悉生产,销售环节,还要懂得银行知识,而单证更是要运用自如。作为一个外贸人员,英语要好,但是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和品质修养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然还没有面临就业的压力,但是这种紧迫感已经向我侵来。”丹婷若有所获地说,“和这边的用人单位交流真的能学到很多知识。我喜欢待在宿舍,然而做外贸的必须要有一个社会的人际圈,王经理告诉我,我可以多到这些用人单位去了解情况,可以把这些公司的网址,E-mail记下来,然后多和他们在网上交流,久而久之,不但和这些公司打好了关系,自己也学得了贸易上的知识。学贸易的要懂得如何运用实际,而不是光学书本,这样也算是提前进入社会吧。”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逛招聘会是为考研做准备的。沈珠,吴姣,吴婷婷是生物学院的学生,由于本次招聘会生物方面的公司特别多,所以她们过来感受感受。吴姣告诉记者,看完整个招聘会,她发现工总并不是那么难找,虽然工资比较低,但是总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吴婷婷说,看完招聘会,她大概已经确定好自己考研的方向,毕竟招聘会上所招部门大部分都是市场上缺少的行业,朝这个方向发展,应该会有很大的出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