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一案:放假了,可以做点自己的事情了。把以前因为博客被删胡乱注册的一系列博客关了,主力博客就安家在这里,主要原因是MSN的共享空间支持客户端离线发布,这样不怕丢稿子了。
同时,把一些旧稿整理在这个博客上来,其他的就删除了。欢迎朋友们加这个博客的连接。我也尽量让他足够的安全。避免重蹈覆辙。
2006年11月16日旧稿,三个老超女的和谐作协
新华网今天最有智慧的一句话是:性感不是生产力。概括还算有高度,文章一般般,不给链接了。
性感是不是生产力,另一篇文章就在卖弄性感的魅力,《中国作协的三朵金花》。在河北媒体的一篇报道中,说49岁尚未婚嫁的“铁主席是文坛上的超女”。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1/16/22/3/10f85a1cc9d.jpg
当铁凝当选中国作协主席的那一刻,中国作协主席这个职位也彻底走向了神坛,她的前任茅盾和巴金已经走向历史。但是,铁凝呢?
那张笑得无比灿烂的脸让我想起毛和丁玲。昔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毛赠丁玲的诗里说: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其实大家都想考证延安那火红的热炕上,宴会之后的种种细节。
而铁凝脸上的光芒,实在连丁玲也无法比拟。而且,铁凝阿姨还有中央候补委员的光环,被宠幸的幸福感就象和谐社会立马实现了一样。
但是,作品呢?作品呢?
人们恐怕已经很难想起铁凝阿姨近些年有哪些作品,还有张抗抗,还有王安忆。尽管我对王安忆老师深坏敬意,但是在这个位子,公众的质疑依然难免。
记者们当然可以从女权、从年轻化、平民化来解读铁凝的当选,但所有这一切,都无法掩盖今天中国文坛的苍白,而作协体制下的作家,更是苍白中的苍白。远离生活和灵魂,成了文人的呓语。
文学一会儿跟权力上床,一会儿跟金钱做爱,闲了还不断手淫。
作协当然可以归咎于转型期、市场化等等,但上溯历史,转型期的大变革引发心灵层次的变革,是产生文学巨匠的好时机;放眼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绝大多数都在市场经济国家。
唯一不同的是,历史上的转型期和市场化的国度,都没有一个官办的挂着中央候补委员头衔的作协。
好在文学已经远离生活,中国纳税人的钱时时刻刻在被糟蹋,多两三个老超女也无妨,让他们做鞋自己玩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