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起来很美好,实践起来才能知道——读《番茄工作法图解》
(2013-09-05 16:14:46)
标签:
番茄工作法文化 |
分类: 读读书 |
一、一次只做一件事
2、为什么会有番茄工作法的产生?
——面对困难望而却步。(不敢开始就是我,有没有!)
相信我,你并不孤单!
二、方法
1、具体的方法可以简单说明如下:
列出自己所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工作清单)——每天早上从中挑出“待办清单”——开启第一个番茄钟——记录,反馈,一个个做下去——分析,可视化。
三、需要注意的方面:
1、每一个番茄钟中间不要切换,如果提前做完了,就“过度学习”(复习)。
2、中间也不要停下休息,不要去厕所。
3、如果去了厕所,这个番茄钟重新开始。
4、出现内部中断——脑子突然想到一个事,一个新的想法——记下来,安排下一个番茄钟,或者写入待办清单。——在番茄钟上做记号。
5、出现外部中断——有人找你,有突然的工作——尽量推后到番茄钟结束,不可以的话,先去做紧急的事情,番茄钟重新计算。——在番茄钟上做记号。
6、长期的数据记录,分析,可视化,能够让你知道自己每天完成多少个番茄钟是比较好的效率,长期下来,工作的效率有没有提高,内部或外部中断频率有没有降低,碎片信息焦躁症有没有解决。
看完这本书,我有几个想法出现:
2、摆脱“中断”:我对于作者“中断”的这个概念非常喜欢。我们在工作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打扰,比如外界的突发工作,内部自己的大脑不听话,总是会有一些想法在出现,但是要记住,你并不孤单!
3、对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非常重要:PPT精神导师 @ChrisLin
有句话说的好——統計數據本身多半沒有意義,數據應該用來說明一項「關連」。重要的是要讓人記住這種「關連」,而非數目字。
4、利用番茄工作法做长计划:
这个方法从别人处得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一些战线较长的计划,比如考CPA,IELTS等长时间的考试等,通过倒退的方法,得出每天所需要完成的番茄钟。
比如:
然后倒退到每周要完成什么。
再推倒每天要完成几个番茄钟。
——本质就是利用番茄钟量化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量,使任务可视化,能够更好的掌握进度,把握节奏。
最后——无论是什么时间管理的工具,最重要的不是什么笔,纸,工具,而是你!有没有一个想改变自己了解自己的心。要知道,探寻人的问题总是非常有趣和没有止境,脑子动起来无限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