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大策-定位36卷-第15卷-产品定位-第一.24.0915.乐.李祯海
(2024-09-15 09:15:57)
东方多讲中庸,有枪打出头鸟,或是木秀于林,风必毁之的说法,争第一,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这是生活中,也是处世的智慧。但在战场,奋勇当先,杀敌斩将;在商业中,
成为行业老大,享受各种优势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在各种考试中,或是排名中,都有第一的概念。争第一,有傲气,这是人们进取的动力之一,是胡萝卜类的。当然,也有小富即安想法,也有不思进取,敲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也有容不得他人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生存的条件与环境,并不是每个人都想争第一。在产品定位中,争第一,抢占心智资源,这是产品获得成功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为了争第一,往往需要聚焦一个产品,投入主要的资源。也需要策略,行业争先,或是品类争先,或是看准的哪类产品的商机,在细分品类中争得市场份额第一。有第一个做到,第一个提出概念,销量第一,实力第一,品质第一,等等的,第一的提法。
如何做到第一?第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乡镇第一,到了县域,可能是垫底的;在县城第一,到了全国,可能也是垫底的。在国内第一,到了全球排名,也可能垫底。因此,需要做的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区域,或是企业的区域,争取做到第一,把各个环节都打通了,精通了,能掌控了,进而扩大范围,在争取做到第一,这是向上发展的路径。也有降维进取的路径,即是在大城市做到第一,然后向下进取,在一个小城市扶持一个代理人,让他做到第一。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能在一个地方做到第一,有的已经是极限了。这里说的是地域第一的概念。
再说理念文化的第一的概念。特劳特,第一个把定位单独拿出来成为理论的,因为在这之前,定位已经有概念了,只是没有人单独拿出来成一门学问的,只是营销中的一种概念。如李奥贝纳操盘的万宝路,从女性香烟转变为男性香烟,这是一个明显的定位的案例,但当时是从策划,推广的角度来说的。理念文化,就像仓颉造字一样,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不同的理念出现,会有新的词汇,以描述更多的现象与行为。除了理念文化第一,地域排名第一,还有各种第一的概念,在我看来,任何人说的任何说,做的任何事,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是,要说第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工作,第一次赚钱,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见到下雪,第一次登山。是的,在六部大策,卖书的过程中,也有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有人买电子书,第一次有人买纸质书,第一次有的因学习策略,而拜我为师,第一次有人购买全部电子书与纸质书。第一,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更多时候,也让自己印象深刻,也会增加进取的动力。
这是为什么要成为第一,或是总结出第一的原因,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唐诗宋词,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为什么没有词仙与词圣呢?其实完全可以提出这么一个概念。事实上,就是没有,为什么呢?难道写词的人,没有这样的想法。不是的,诗仙与诗圣是后人封的。争第一,有时候也是如此,并不是真的第一,往往是消费者口碑第一,或是人们争相传颂的第一。定位中,主要是也让人觉得你是第一,真实第一很重要,但感觉第一,也很重要。善于营销自己的人,往往都会提出各种概念,让人记住。做企业,本身就是一个营销的过程,无论是产品,还是业务,还是企业本身。学习营销,品牌策划,定位理论,不仅仅是为第三方服务,精通之后,可以用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4卷-坚持-进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