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36卷-第11卷-思想定位-有需求与我能行.24.0912.平.李祯海
(2024-09-12 11:31:22)分类: 80羊皮卷积极情感 |
在定位理论中,并不宣扬我能行这种精神,而是找准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但生活中,往往是先我能行,再讲满足需求,恰好是反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定位理论,讲的是一款产品,需要满足特定的需求;而生活中,说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先是我能行,才能做什么事情,出发点是不同的。在市场中,其实需求一直存在,满足这些需求的竞争者也一直存在,凭什么消费者会选择你们家的呢?首先是我能行,其次是有一些特殊的点,让客户觉得与你合作与别家合作,更好。
但也有一些市场需求,是没有被满足了,这时候,如果企业开发出一款产品,那这款产品就能很好的满足市场,这是定位理论的假设前提。事实上,前期是不会有竞争者的,但市场的发展,只要有一款新产品出来,有利润,有高利润,往往就会有无数的模仿者,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到第一种情况,我能行,客户才会选择我们的产品,还是要落到我能行。
定位思维,先讲需求,再讲产品,这和布局思维是一样的,先讲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再由结果往前推,根据结果来确定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实现,或是需要借人,借物,借资源等,而不再强调自己拥有的多少资源。但在六部大策理论中,更强调的是我能行,因为每一个策略,都需要学习与领悟,才能化为己用,包括布局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先有这种能力,才能借各种资源,最终实现布局目标。布局能力不是凭空获得的,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进取的能力。因此,最终,还是回归到,我能行,我拥有布局能力,或是定位能力,才能把产品售卖出去,才能高价卖出产品,持续获得盈利能力。
定位理论中不提倡“我能行”这种思维,是因为特劳特他们,已经拥有了这种定位的能力。而普通人,要先拥有这种定位能力,才能说“我能行”不重要。就像普通人并不看重自己的正常的四肢活动能力,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或是书写能力一样,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因为已经拥有,所以说不重要。事实上,我能行,是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不会水的人永远都下不了水,这是真理。让一位不会卖产品的人,站在大街上叫卖,再好的策略,对他来说,都是没有用的。定位理论也是如此,要在掌握定位之后,才能如此说。
从这个角度来看定位,定位也是市场营销到一定程度,才产生的理论,没有营销,没有品牌形象,没有管理理论,定位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因此,不要忽视前面的一系列基础,特别是个人发展中的”我能行“这个策略。先要我能行,才能立足行业,才有进一步用定位理论发展的基础。
六部大策的思维,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一直强调我能行,学习与领悟这些策略。真到了精通的阶段,也许不会再去说他了。目前市场上的成功学,境界学,或是庄子老子孔子学,是需要有一定基础的,而不是凭空去学的。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上,那些急着想一夜暴富的人,往往会利用人们临时抱佛脚的心理,来进行各种宣传,这也是千门的佛脚局的一种,多数人很容易入局的。人生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要忽视前期的积累,经验与知识,任何时候,只要说你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机遇,或是有贵人提拔的,或是加入圈子就会如何如何的,那都是一种说辞,最好不要相信。即使是定位理论中,这样说你拥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你认为你有什么,我认为也是营销的说法,并不足以取信。先要我能行,我能成功,再确定在哪里成功,用什么成功,借助什么成功,做哪类产品成功,这是励志的思维过程,也是被证实的较可行一种发展路径。
成功思考切入点,羊皮卷积极情感第34卷-坚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