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36卷-谋攻-知己知彼(二悟-11家注孙子).23.0906.平.李祯海

(2023-09-06 09:06:19)
分类: 136孙子兵法积极计划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两军相争,知其国,知其军,知其经济,知其主要将领,知天时,知地利,知交战之地,知对方阵形,还要知其谋略,这些方面,都可以参照己方过一遍,看知还是不知。历史上,有11位能人读孙子兵法,写读后感,以自己的经验和视角,理解孙子兵法的之要义。这11位能人是,三国,曹操;南北朝,梁朝,孟氏;唐代,李筌,贾林,杜估,杜牧,陈皞hao, 宋:梅尧臣,王皙,何氏,张预。
      先说第一位,宋朝张预,他著有《十七史百将传》,根据史书上的人物,挑选一百位,为他们写传记,写传记的最后一段,用孙子兵法的策略思想,给出评价,这是一种很好的理解兵法要义的方法,有原文,原论据,有案例。而这些百位将军,来源于各个朝代的著名军事人物。从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6卷的策略来看,历史人物,著名的,在史的,能说上来的,研究透了,熟悉了,一通百通,读不同的书,只是验证一些他们的基础信息。
      孙子兵法其实有几百家注解,为什么得到普遍认可的只有这11家呢?其中还有两个名字都不知道,简以孟氏与何氏,此中种种,需要学习后。曹操,杜牧与张预的注解,是较为全面,在《华杉读孙子兵法》一书中,引用最多也是这几家,华杉读孙子兵法,是在这些注解的基础上,再给出自己的看法。最近看其个人介绍,有财经史哲作家一称,还有一个是华与华创始人,两个身份,是不是我也可以用这两个身份呢?财经史哲作家,羊皮卷品牌创始人。
      再说第二位,三国曹操,曹操注解孙子兵法。只是注解,认为孙子兵法较为全面讲述战争问题,也不是全部认可,他不搞盲目崇拜,好的,汲取,不好,略过。他是自己打仗,较之后面的官员,文人,有自己深刻的认知。曹操一生征战无数,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擒吕布,灭袁术,袁绍,张鲁,张秀,在征战之余,勤读书,对孙子兵法的要义,写批注,并公之于众,分享其心得。曹操注《孙子兵法》,后世推崇备至,他所注文字,大多简洁却能直击要点。在三十篇的每一篇开篇处,均有画龙点睛的注释。
      第三位,唐朝杜牧。借问酒家何处去,路人遥指杏花村。一位官员,诗人,强调,用仁义,使机权。治国讲仁义,对敌讲机权。我们对杜牧的认知,更多是一位大诗人,唐诗三百首,有其五六,小李杜之名。他注解的《孙子兵法》,是以曹操注的版本为基础,再进行解读。其特点是大量引经据典,文笔精练。
       以上三位,是孙子兵法注解版本中,较为主要的。唐朝李筌,著有《太白阴经》,主道家,提倡人定胜天的思想。贾林,唐神策统军,杜估是杜牧的爷爷,唐时间宰相;陈皞一生的主要贡献,就是注《孙子兵法》。北宋的梅尧臣,也是大诗人,与欧阳修是好友,著有《宛陵行生集》。王晢,诡者,所以求胜敌;御众,必以信也。说是对敌用计谋,以求胜,对内部管理,要讲求诚信。
      诸子百家,儒家,兵家,道家,法家,纵横家等,孙子兵法的成功,也算是兵家思想成功的一种体现,对于我们来说,益于思维的思想,可以开拓我的视野,学之有益,日进百言,也能长益一二。
       成功思考切入点,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6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