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12卷-全局-道天地将法-将有能(三悟-战国七雄).23.0902.南.李祯海

(2023-09-02 12:51:47)
分类: 136孙子兵法积极计划
战国初期,有一百多个诸侯国,经过征战合并,形成了实力最强的七个,史称战国七雄。东方的齐国,西方的秦国,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中间有三家分晋出来的三个国家,魏,赵,韩。春秋时期霸主吴越两国,已经被楚国吞并得差不多,沦为不入流的小国。在战国时期,韩非子,乐毅为代表的法家是当时的主流思想。这个时期,相互攻伐,几个国家联合攻齐,联合攻魏,联合攻秦,根据当时的实力,几个弱小的国家一般都会结成联盟,攻击强大的一方,以求自保,尤其是战国后期,秦国实力最强,苏秦联合六国,抗击秦国,称合纵;而张仪主张秦国联合一个国家,逐个击破,称为连横。而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皆为鬼谷子弟子,鬼谷子的纵横学说在当时左右时势,影响时局发展。千门八将36局积极计划第三卷-谋权-三家分晋局,田氏代齐局,这两局皆出自这个时期的典故。
       秦国与赵国。实行商鞅变法后,国家强胜,而商鞅本人,也成为本次变法的牺牲品。千门八将36局积极计划第三卷-三仙献鼎局,商鞅入了这个局,把事情做了,但是锅自己背了,保全了主人,使秦国军事实力大增。从战国七雄后期发展来看,这是一步好棋,也只有能人才有这样的眼光的。秦任命范睢为相,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以瓦解六国的合众抗奏的方针。秦国这个时期有王剪和白起等大将,秦赵长平之战,白起战赵括,大获全胜,坑杀赵军四十余万。刚开始时,廉颇统领赵国,采用固守的策略,虽然前期屡败后撤,但还能保住主力。秦见越固守,寻打不到突破口,因此,秦用,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133卷-用间-五间-内间,用内间,乡间,在敌人内部散播谣言,说秦军只怕赵括,不怕廉颇,赵临阵换帅,把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上了战场,一改之前的防御策略,改为主动进攻,白起见有机可乘,诱敌深入,分割包围,断其粮草,围了几个月后,赵国无力抵抗,四十万大军投降,秦坑杀,只留几百人年龄尚小的人回赵国。从此,赵国主力尽失,再也无力与秦正面对抗。 
      齐国与魏国。田氏代齐后,齐国实力强大。魏国庞涓与齐国孙膑,师出同门鬼谷子,庞涓开始时先到魏国求职,获得重用后,也让孙膑来魏国共事一主,但庞涓嫉妒心强,孙膑谋略水平又高于他,后来设计使孙膑受刑,孙膑假痴不癫,躲过了杀身之祸,后效力齐国。在魏国攻击赵国时,齐国派出了田忌与孙膑去救赵国,孙膑分析形式,认为真取魏国首都的策略较为有效,让魏军主力回援,我们在半道伏击,可以起到来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桂陵之战,齐军大获全胜,也是围魏救赵成语的出处。 还有一个是诱敌深入的战例,叫马陵之战,开始是魏国攻击韩国,韩国求救齐国,齐军与魏军接触后,主动撤退,通过减灶的方式,让魏军以为敌人是四处溃散,因此加速追击,甚至和大部队脱节,最后孤军深入,在马陵处遭齐军估击,庞涓兵败身亡。这两场大战失败,导致魏国国力衰弱。在三家分晋初期,魏国吴起名将,创建的魏武卒军队,还是很能打的。这个时期,有田忌赛马的故事。
       燕国。这是战国时期新兴的国家,在春秋时期差点被北方游牧民族灭国,在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军事政策下才得保全。在著名将领乐毅主持大局时,用了28年时间,从一个小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燕昭王联合五国,由乐毅指挥,直破齐七十余城。因此,三国时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之说,说的是自己有真才实学。
       楚国,屈原,项燕,春申君。 楚汉相争时的西楚霸王项羽,是项燕的孙子。
       韩国,韩非子。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属于随风倒的那一份子,谁能保我,我跟谁混。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朝鲜半岛的韩国,哪个朝代都一样,实力弱小,很难有自主权。
       战国七雄中,出现了很多名将,秦有白起,王翦;赵有李牧,廉颇;魏有李悝,吴起,乐羊,庞涓;齐有孙膑,田忌;燕有乐毅;楚有项燕等。他们使用的胜利战法,验证了孙子兵法策略思想的可行性,他们有的也有自己的兵法著作,如《孙膑兵法》《吴起兵法》等。
      成功思考切入点,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136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