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94卷-行军-并力料敌.23.0729.南.李祯海

(2023-07-29 19:15:00)
分类: 136孙子兵法积极计划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这里讲了“兵不在多,而在精”的道理。人人都是乔峰、虚竹、段誉,十几人的一小队,足以干掉几千人的大部队。古代作战,也有精锐一说,魏国的魏武卒,三国诸葛亮的无当飞军,南北朝时陈庆之的白袍军,唐李靖时的玄甲军,宋时的岳家军,明神机营与袁崇焕的关宁铁骑,这些是军队中的精锐,相当于现在的特种部队,单个兵的战力可以一敌五。并力,是齐心协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料敌,清楚地预料敌人的情况;取人,战胜敌人;前面的惟无武进,是不要冒失前进或是进攻;整句话的意思是,用兵打仗,并不是兵越多越好,只要不要冒险行军或是进攻,自己的军队又能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并能提前预料敌人的情况,就能够战胜敌人。
       这里说战役胜利的三个条件,一是不能轻敌,也不能冒险进行;二是军队要是精兵,要有很好的战术配合,进攻力很强,有速度和节奏;三是要知道敌情,并依此采取相应的布阵与战术正确选择。孙子兵法全局篇中,说到了经之以五事,道,天,地,将,法,这里主要强调将领对胜利的作用,把人的作用,士兵的作用提到了第一位,不要轻敌,骄兵必败,五事是战略上的胜利要做到这方面都好,而这里的三胜,主要是战术战斗层面胜利条件。 孙子兵法,说到知胜,还有谋攻篇的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是胜利的必要条件,并不是这几个条件有了,就一定会胜利,胜利是个概率问题,这五胜,加上战略五胜,加上虎役胜利的条件,那么,胜利的概率就会大大的增加。并不是说,具备一个条件,一定就会胜利。
      本卷主题是“行军-并力料敌”,源自行军第九,第四段,原文是,“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座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  一要精兵,二不要轻敌,三要管理好士兵,如何管理好士兵呢,首先要让他们服你,至少要在一两方面,比士兵要强,其次,已经服你了,要赏罚分明,在作战时,能有令行禁止,服从命令,要不太过爱护而不服从命令,在战场上根本用不了。
       并力,料敌。并力,孙子兵法中,讲如何让士兵齐心协心,有道,令民与上同意,就是要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思想与家国情怀;还有爱民如子,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要对待士兵关爱有加,将心比心,士兵才会对你也付出真心;还有一个就是要使之服,还要赏罚分明。   这三个方面做到了,加上很多的收入,特别是特种兵,收入待遇方面还要更好,他们就会加倍地卖力战斗了。 料敌, 用间第十三,整篇六段都是讲如何料敌制胜,还有行军第九的第三节的相敌32法,还有虚实第六的判断对方虚实的方法,军争第七第三节,知诸候之谋,这些都是料敌的方法和技巧,属于孙子兵法知敌的一部分。想想,打仗,知己知彼,知道自己的情况,然后,知道敌人的情况,两军交战,就是这么一点事情,人生也是,没有什么新鲜事,我们现在正在走的路,前辈们已经走过了无数次,升官发财,都是一个道理,只要通一次,就不会想再通了。孙子兵法也是如此,真的都了解了,可能不会去再提他,已经有很多前辈是过来人,只是我还在学习的过程中,真学通了,让我再书写相关话题,估计都没有动力了。
       道理都懂,只是没有一个结构来关联这些道理,东一个,西一个,真要用的时候还用不到,所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然后把这些杂乱无章的知识都丢进去,过一遍,能留下来的东西才是你的。
       成功思考切入点,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6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