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91卷-行军-四军之利.23.0723.南.李祯海
(2023-07-23 16:48:11)分类: 136孙子兵法积极计划 |
行军常见的地形有四种,一是高山,二是河流,三是沼泽,四是平原。高山行军,敌人已经占领制高定,不要去攻击他;在河流渡河时,要防止敌方剩我方渡一半时攻击,要提前观察敌方情况;在沼泽地不要停留驻扎军队,如果碰到敌军了,要选择背后有森林的地方迎战;在平原处行军,突然碰到敌军,要注意构筑工事,提前防守。这里讲的四种行军地形,与地形第十,讲的六种地形,通,挂,支,隘,险,远六种地形有什么区别呢?这里主要讲的是纯地形,而六种地形,双方军队已经实实在在接触,把双方的军队的势也考虑进去了,按地形来说,六种地形里包括了四军之利。从十三篇的逻辑关系来说,军队移动,从驻地,到行军,到两军接触,到交战,行军第九属于行军,地形第十与军形第四,九地第十一,这三篇属于两军接触,都在进行试探性进攻和回撤,为了探明对方的虚实。
在商业分析中,都喜欢把地形看作是市场环境与消费者所处的商业环境,市场环境,对应到四种地形,高山地形,是品类在市场上已经很完善,头部品牌已经占据了几座山头,我们不要正面进攻,需要找到市场空位,直接转过高山,寻找其它至高点;河流地形,有两大头部企业正在进行激烈竞争,双方都想吞食对方的市场份额,如何做呢?先放过来,等过来一半时,再待机而攻,可获全胜;沼泽地形,即没有很好的市场机会,谁来了也做不出成绩来,因为沼泽很难生产作物,难有放牧的地方,牛羊也起不来,只能快速通过,不要在这样的地方浪费企业资源;平原地形呢,市场上都是小企业,大家都在激烈竞争,如百团大战,如互联网刚刚起步时,这时候就看谁的眼光大,胆子大,敢想敢干,时间长了,肯定能做出成绩出来。这是地形对应市场环境,对于我们的启示意义,所以,要我进入一个市场时,要先充分判断市场环境,才能有效应用策略,取得成绩。
关于“行军-四军之利”,自己有什么相关经验呢?对于自己来说,更是一种思维角度的练习,看一个地方,看景的人会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打仗的人会说,这是处水上之军也,要想着如何渡河,如何防止敌方渡河来击,如何通过这条河流甩开敌人的追兵。在江边修行,静静水流,鸟语花香,镜观天蓝,交融思绪,融自然之力量,有水的地方,会让人具有灵性,等以后有实力了,一定要在水边建一幢房子,得水之势能,知水之柔,避高趋下之形。
关于“行军-军四之利”,其他人有什么相关经验呢?春秋时的宋襄公,楚国为救郑国,派出军队与宋军交战,在河两岸相遇,楚军渡河来击,宋襄公出于仁义道德之说,坚持让楚军渡河完成,列阵完成,再冲上去撕杀,结果被打败。世人都说他这是愚蠢的用兵策略,华杉归结其在后宫妇人堆里待久了,根本不知道怎么用兵,不能用愚蠢来形容,就是来搞笑的。
三国时,刘备与魏郭淮对峙,刘备欲渡河击之,郭淮远离河边列阵,让刘备不敢过河,因为刘备看出来了,敌方是想令半渡而击之。
在商业环境中,之前商业中心比较集中,现如今网络时代,商业机会,全国各地的货物都可以通过快递快速流通,因此,地形对于经商
来说,对于大多数省份,都可以忽略,如今更重要是是产品,是军队的建设。孙子兵法打仗,地形是一种辅助力量,不同的地形,利用他的势能,可能帮助军队增加士气,增加势能,好的将领能看出这些地形的势能并利用它。
本卷大主题,行军,分为五个小主题,分别是“91-四军之利(本卷),92-众寡相恃,93-相敌32法(已经完成),94-并力料敌,95-合之以文。相敌32法是判断敌方的情况,众寡相恃,讲的是大部分与小部队相互依靠,指的是布阵时的各个元素,并力料敌,讲的是要集中力量根据敌人的情况来进击;合之以文,齐之以武,用思想理念来统一军队的意识,用规章制度和赏罚来使军队听从调遣。只有第一段是讲地形,后面加入了管理军队的一些思想方法,具体的逻辑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行军,四军之利;地形,六中地形;九地,九种作战环境,这三卷,都涉及到地形的信息与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来讲打仗过程中,地形的重要性,如何掌握地形,并把地形的势能融入到军队势能的一部分,这是将领需要不断排练与演练的过程。我们在商业环境中,也要经常去考察市场环境,并加在演练,真正进入到相应市场的时候,我们才能快速投入战斗,不需要再细细辨别,能先人一步,取得成功。
成功思考切入点,孙子兵法积极计划136卷。(书写建设:我的,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