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积极计划第31卷-全局-虚实-能示不能.23.0709.南.李祯海
(2023-07-09 07:12:45)分类: 136孙子兵法积极计划 |
全局是战略,局部是战术;战略追求未来的平衡,我方有优势的平衡,战术讲求当下的你死我活,非得分出胜负;围棋是战略思维,对手双方讲究平衡,象棋是战术思维,以吃掉对方子力为胜。本卷讲的虚实,是始记第一篇中,战略上的虚实,不是虚实第六中战术上的虚实,两者的区别在于,军队是否已经开出,战略上的虚实,军队还未开出,通过一系列措施,隐藏自己的整体实力;战术上的虚实,是两军已经接触,这时候的虚实,指的是军队部署的虚实,军力虚实。本卷的主题是能示不能,即是自己明明能做到,军事力量上能打败对方,却隐藏自己的实力,让对手判断失误,放松防守,然后我方进攻,一举攻取成功。
一般读者,都把“能而示之不能”,归为诡道十二策,即12种用兵的策略,为什么我要把它归为虚实呢?
因为这四个策略,“能而示水不能,2用而示之不用,3近而示之远,4远而示之近”,出发点在我,我拥有什么样的资源与能力;后面的八策,出发点在敌,要敌人怎么样,调动敌人的位置。无论怎么划分,最重要的是后期能够调用和运用,不再于结构如何,市场上知识千千万,学习是一方面,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又是另一方面,所以,重要的是符合自己的知识结构。
本卷的大主题是全局,为什么强调全局呢?主要目的是为了把全局的优势扩大,做大做强全局,这样,局部就算有损失,按照“全局的优势越大,局部损失的承受能力越强”的原则,解决局部问题就会更容易些。所以,做事情要从大局着眼,小事入手,人生也是如此,要从全局考量,活在当下。
关于“全局-虚实-能示不能”,身边的人有什么相关经验呢?身边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从事正业的,另一种是从事偏行的,正业的人,心思纯正,心地善良,会有长远的考量,有人生战略上的考量,这样往往有好报,往往既富又贵,还能长寿,有福,人生成功不过如此;做偏行的人呢,由于心思杂乱,无法进行长远的思考,往往更在意眼前的得失,生活中更多是争的战术的成功,非得争个你死我活,成功之后,开始炫耀,展现,然后沉沦于一时的顺境,最后往往都过得不如意。我们要引以为戒,劝人向好向善,并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
关于“全局-虚实-能示不能”,其他人有什么经验呢?三国时,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就是善于隐藏自己大志与能力的人,因此,躲过了一次杀身之祸。汉武帝刘邦的白登之围,也是中了匈奴单于的”能示不能“的计谋,刘邦接连胜了匈奴几阵,想再探探虚实,派了使者去对方大营,单于隐藏自己实力,展示了一些老弱残兵,刘邦认为对方太弱,可以打,结果轻敌冒进,在白登山上被几十万大军围了七天七夜,差点回不来,最后还是陈平贿赂了单于的爱妾阙氏才能突围。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臣薪尝胆,隐藏国家的实力与自己的志向,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才灭了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