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冉闵的担忧

(2025-06-22 09:15:41)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唐宋卷
冉闵的担忧

冉闵听闻消息,不禁为之惊愕。他并非畏惧石祇,真正令他忧心忡忡的,乃是大燕国的慕容家族,以及代国的拓跋部落。这两个家族,竟敢公然挑衅于他,蓄意干涉赵国的内战。
冉闵深知,此事极有可能是石祇卖国求荣、私下媾和的恶果。这个石祇,为了争权夺利,竟做出引狼入室这般行径。然而,冉闵素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气魄,倒也并不惧怕。
只是,冉闵未曾料到,自己亲手扶植上位的皇帝石鉴,竟也在背后磨刀霍霍,妄图将他置于死地。光禄大夫石岳,巧妙地摆脱了冉闵的怀疑,暗自与抚门将军石宁、武卫将军张季纠集了三千羯族士兵,只待石祇的大军一到,便里应外合。石宁与石岳一样,皆为宗室弟子;张季则是御林军统领张才的弟弟。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两人对冉闵可谓恨之入骨。
皇帝石鉴依旧装疯卖傻,嚎啕不止。太医李松打着为皇帝治病的幌子,在石岳与石鉴之间悄然传递消息。而冉闵对此毫无察觉,他的注意力全然集中在应对襄国的来犯之敌上。
冉闵清楚,石祇的三路人马皆实力强劲。拓跋部落的武力冠绝天下,慕容垂更是大燕国的名将,所幸慕容恪并未前来。
此时,有人来报,襄国大军已抵达邯郸,距离邺城不过咫尺之遥。邯郸,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战国时期曾是赵国的都城,著名的成语“邯郸学步”便出自这座城市。此刻,邯郸正处于邺城和襄国之间,过了邯郸,便是邺城。
冉闵即刻召集众将,共商对策。这些人大多是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当然也有朝中大臣,如太尉申忠、中书监卢谌、尚书令徐机等人皆到齐。然而,宗室子弟却无一人前来。不言而喻,他们与石祇等人沆瀣一气,对这场大战作壁上观,若赢了,胜利归石鉴;若输了,江山则属石祇。
冉闵心中愤懑不已,自己为大赵国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出生入死,而石鉴不来,手下的宗室子弟也不见踪影,想来皆是石鉴在背后指使。想到此处,他便欲下令将所有石氏子弟一网打尽。但韦萧以目示意不可,毕竟大战一触即发,不可让城内人心惶惶。
冉闵强压心头怒火,说道:“诸位将军,如今襄国石祇拜襄国石琨为统帅,起兵三十万,分三路大军杀来,妄图占领邺城。如今石琨已占据邯郸,不知各位有何退敌之策?”
这时,司空石璞进言:“王爷,襄国大军来势凶猛,代燕两国更是虎视眈眈,我等不宜硬刚,不如坚守邺城,以逸待劳。”石璞的话,让冉闵颇为受用。石璞虽是宗室弟子,但对冉闵颇为敬重。
然而,申忠却反驳道:“司空大人此言差矣。敌人虽众,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军应主动出击,将敌军歼灭于邯郸。若在邺城打保卫战,恐伤及城中百姓。”一时间,众人有支持申忠的,也有支持石璞的。军师韦萧只是微微一笑,沉默不语。大和尚法饶也是老僧坐禅,纹丝不动。
冉闵示意大家安静,便问军师韦萧,计将安出?韦萧说道:“我还没有想好,不过法饶已经有了妙计”。
法饶一见,军师和冉闵都在期待自己,于是站起来,微笑地说:“方才司空大人所言极是,以我们当前的实力,自然不能和石琨正面交锋。”冉闵听了话中有话,便问:“若何?”
法饶说道:“襄国到邺城一马平川,代国和燕国基本上都是骑兵,如果我们主动出击,他们正好可以发挥骑兵的优势,我军必败。”众人点头赞许。
法饶继续说道:“邺城城高墙厚,是最好的屏障。况且钱粮存储很多,可供十万军民坚守半年之需。因此我们可以依托邺城,歼灭来犯之敌。”
“就以大师。”
于是冉闵便决定打一场邺城保卫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