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杀死冉闵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六朝卷 |
冉闵为父亲修坟立碑,十万儿郎一起恸哭跪拜。冉詹若在天有灵,也会含笑九泉,不是每个儿子都会像冉闵那么有情有义,不是每个儿子都会对自己的父亲一直耿耿于怀。
祭奠完父亲之后,冉闵开始率领大军向邺城开拔。
不过让冉闵没有想到的事情,居然发生了,邺城有很多人正在想着要杀冉闵,当然了皇帝也知道这回事,关键是皇帝没有阻拦。
想害冉闵的人,都是一伙亡命之徒,他们是征西将军刘洙家的门客,你可以说他们有情有义,也可以说他们置大赵国的江山于不顾,不过他们想的就是复仇。刘洙死后,他的家产被抄,其中很多门客失去了刘洙的眷顾,也都做了鸟兽散。不过也有一些人不服气,认为这都是冉闵的造的孽,于是他们发誓要诛杀冉闵。
带头大哥名叫鱼贯,也是一名经常行走江湖的游侠,因为受到过刘洙的接济,一直想着报答,可惜刘洙死了,于是他们把气撒到冉闵头上。为了让行刺更加圆满,他们甚至告知了龙骧将军孙伏都,可想而知孙伏都是支持的,因为孙伏都与刘洙关系莫逆。
冉闵在邺城的举动,孙伏都是知道的,因为有密探。
孙伏都知道事情重大,于是告诉给了皇帝石鉴,石鉴不置可否。要知道石鉴虽然是冉闵所立,可是并没有实际权力,石鉴也恨透了冉闵,可惜自己不会带兵打仗,何况自己手里没有兵,如同东汉末年的汉献帝,一直匍匐于曹操跟前。
皇帝不反对,那就是默许。
冉闵的大军离邺城越来越近了,早有传令官把冉闵的消息告诉给石鉴。石鉴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掀起滔天巨浪。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石鉴不知道如何表演,一切交给天意。
石鉴内心翻滚,还有一个人比石鉴更激动,那就是孙伏都,知道皇帝都想处死冉闵,孙伏都就把冉闵的回邺城的日期与路线全部告诉给了鱼贯,鱼贯大喜。
他召集众人说:三日后冉贼将要回到邺城,皇上也会出城迎接。孙将军让我们混进御林军内,伺机刺杀冉贼。
群情激奋。
数十名死士振臂高呼,他们为了杀死冉闵,不惜将自己的生命牺牲掉。必要时,我们可以绑架皇上。因为皇上也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杀了冉闵,就是清君侧。如果我们把皇帝当人质,冉闵肯定会上前要人,到那时我们可以趁机把他乱刃分尸。
又是一个劲儿的欢呼。他们好像真的看到了冉闵血淋淋的人头。
不过有一点,孙伏都想拿皇帝做诱饵,难道他不想想万一皇帝有个意外怎么办?其实这不是孙伏都心血来潮,这是石鉴和孙伏都定下的苦肉计。如果鱼贯他们混在御林军里冒然出来行刺冉闵,冉闵一定会怀疑皇帝,那么不如让自己以身犯险,让鱼贯挟持自己,如此不但可以撇清自己与刺杀无关,还能打消冉闵的警惕,制造更大的混乱。果然精明不过帝王。
如此一张大网正在张开。可是冉闵并不知情。
三天后,冉闵大军真的出现在邺城南门外,皇帝石鉴带领满朝文武,亲自出城相迎。一个个都是活脱脱的影帝。
杀人于无形,这是杀人的最高境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此时的冉闵一人之下万万人上,实际上就是站着的皇帝。他是武德王,加九锡,可以剑履上殿,有点像当年的曹操。再说一遍,石鉴有点像当年的汉献帝。
所以石鉴为了自己的皇位巩固,每一次冉闵出征归来,总是仪式感极强,亲自出城迎接,此次也不例外,当然他的心里恨得想把冉闵给吃了。
邺城之内白石铺路,净水泼街,似乎皇帝对冉闵很满意,很放心,很客气,很友好。
百官在皇帝的带领下,站在南门城外,五百名御林军分列两厢。
一场猫鼠大战即将展开,不过谁是猫,谁是鼠,还要拭目以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