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相残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六朝卷 |
石遵哭得感天动地,声泪俱下。
义阳王石鉴走过来,拉着石遵说道:九弟,人死不能复生。不要再哭了,以免哭伤了身体。现在朝廷大事还需要你去主持,咱们先把父亲的灵柩安葬了吧。
石遵这才止住了悲伤。站起来对石鉴说道:安葬父亲之前,我要办理三件大事。
第一,石世不可留,他本来就是张豺与刘太后的孽子,不可以为君,当贬为庶民。
第二,刘太后行为不正,淫乱后宫,当处死。
第三,诛灭张豺三族,以谢罪天下。
石鉴有些不同意,比如刘太后的处罚他认为过于严重,还有张豺一家也有好人,比如张离与张豺不同,举止文雅,粗通文墨,待人接物都是谦谦君子。石鉴提出来可不可以赦免张离。遭到石遵断然否决,石遵说道:斩草不除根,必留后患。
说话之间,三件事已经办妥。
刘太后畏罪自杀,她知道张豺都死了,石虎的儿子都对自己咬牙切齿,肯定不会善待自己。于是悬梁自尽。而小皇帝惶惶不可终日,听说太后死了,知道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就喝了毒药,也追随母亲去了。
虎贲军包围了张豺的府上,一千多口,全部杀光,老百姓拍手称快。看起来以前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悲惨。
等一切安排妥当,石鉴带着赵国的满朝文武,把父亲安葬。
一切障碍都铲除,大臣们拥戴石遵做皇帝。石遵假意不肯,大臣们故意反复拥戴。
三天后,在文武大臣的推举下,石遵登上金銮宝殿,做了大赵国的皇帝。为体现自己的仁政思想,石遵大赦天下。监狱里那些该死的,不该死的,统统放了。
邺城里的老百姓奔走相告,我们的好日子来到了,大赵国来了一位明君。
石遵又把自己的母亲郑樱桃,还有自己的妻子张氏,带到邺城,尊母亲为皇太后,称自己妻子为皇后。从此赵国成了石遵的天下。
按理说石遵如今皇帝都做了,这下子还不称心如意,可是人都有遗憾之处,那就是石遵没有生育能力,没有子嗣。于是石遵就把燕王石斌的儿子石衍立为太子。
接下来,石遵又对自己的几个兄弟大加封赏,都给他们封王赐爵。其中义阳王石鉴为太傅,乐平王石苞为大司马,汝阴王石琨为大将军。功劳最大的冉闵被封为辅国大将军,天下兵马都归冉闵统领。
这个时期的石遵,对冉闵言听计从。要是没有冉闵,现在的他还在犹豫不决。说不定自己有可能被刘太后或者其他兄弟给软禁。
石遵当上了皇帝,就让赵国各地的石姓王原地待命,听从自己的号令。在石遵看来,自己就是赵国的主宰,所有人都会对自己俯首帖耳,哪知道石遵的弟弟石祗却不干了,他说道:石世是先帝所立,如今石遵把他给废了,又弄死了,本王想服从于他,但是心里不服气。
说白了,石祗也想当皇帝。
姚弋仲老谋深算,他当即说道:石遵几位,人神共愤。殿下可以在襄国称帝,承继先皇大统,然后号令天下共伐石遵。石遵悖逆人伦,杀母徒弟,谋朝篡逆。其罪当诛。姚弋仲的话不多,但是很得石祗认可,大臣们也纷纷赞成。
于是石祗称皇帝,封姚弋仲为左丞相,儿子姚襄为骠骑大将军。因为石祗知道,姚家父子都是能人,能人就是要重用。自己以后能不能坐稳当这个皇位,姚弋仲父子非常重要。此外,他又封弟弟石柄为右丞相,刘显做辅国大将军。至于张贺度、段勤等人各有封赏。石祗在襄国称皇帝,消息很快传到了邺城石遵的耳朵里。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个赵国怎么能有两个皇帝,于是不可避免要爆发战争。兄弟相残开始了。
想起那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看起来,同室操戈兄弟相残,为权力而争斗,曹丕与曹植相互倾轧,不是第一个,也不是第二个。这不,石祗与石遵也开始了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