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弟切磋武艺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唐宋卷 |
杨君爱一见到高思继,就忍不住缠着师兄跟自己比试一番。高思继呢,便让杨君爱先练一下。杨君爱一听,立马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使出来了,这本领就是
“北霸六合枪”。高思继瞧了瞧,发现杨君爱的枪法极为精妙,很有几分师叔夏书湮的风范。只不过,杨君爱的 “北霸六合枪”
并没有练完。
老夏家的 “北霸六合枪”
总共是一百四十八路,可杨君爱只会一百三十六路,再练的话,他就不会了。这是为啥呢?这里面其实是有故事的。都说
“知子莫若父”,夏书棋和夏书湮兄弟俩的父亲夏武当,对两个儿子的性格脾气了如指掌。所以在教儿子枪法的时候,他就因材施教。夏书棋比较老实稳重,夏武当就把一百四十八路
“北霸六合枪”
一股脑儿地全教给了大儿子,让他慢慢练习;而夏书湮头脑灵活,练枪的时候喜欢挑自己感兴趣的练,夏武当就让他自己挑选喜欢的招式来教。夏书湮选了
“北霸六合枪” 里以巧妙变化为主的一百三十六路招式,所以夏书湮所会的 “北霸六合枪”
就只有一百三十六路。实际上,夏书湮没看中的那十二路枪法,威力可不容小觑。
于是高思继就把剩下的十二路枪法展示了出来,杨君爱都看呆了,这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呢,就缠着师兄教自己剩下的十二路枪法。杨君爱一听师兄答应了,高兴得不得了,立马给高思继磕了三个响头。从这以后,他就暂时住在了高家庄,跟着师兄学习那另外的十二招
“北霸六合枪”。这就是评书里著名的 “高思继代师传艺” 的情节。
杨君爱在高家庄住了将近半年,天天跟着师兄练枪法,不但学全了整套的
“北霸六合枪”,还学到了不少高家枪的精华招式,这为他日后创立杨家枪奠定了基础。
这天恰逢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晚饭后,高思继和杨君爱在庄园的石桌前饮酒赏月,此情此景,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两人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古代英雄,从秦朝的蒙恬,谈到西楚霸王项羽;从西汉的卫青和霍去病,谈到唐朝的李元霸与郭子仪。
两人越聊越兴奋,高思继突然问道:“师弟,你可知道如今这天下,谁敢自称第一英雄好汉?”
杨君爱初入江湖不久,除了挑战过几个使枪的高手,认识的人没几个,在他眼里,师兄高思继是最厉害的人物了,于是他说:“第一难道不是师兄您吗?
高思继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道:“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我跟他比起来,连他半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杨君爱不信,说道:“师兄,您太谦虚了,就凭您这么厉害的枪技,这世上还有谁能让您连半根手指头都比不上呢?”
高思继见杨君爱不信,就直接说出了答案:“这个人就是如今在太原晋王手下的十三太保李存孝,他胸前挂着皇上御赐的‘天下无敌’金牌,手持一杆禹王神槊,从来没有人能在他马前打三个回合的。他可以说是当今天下第一的英雄好汉!想当年我跟他比武的时候,他还病着呢,我都不是他的对手,李存孝那才是当之无愧的一流高手!”
杨君爱听了,心里很不服气,他心想:师兄是不是喝多了?不然,怎么把这个叫李存孝的说得这么厉害?第二天早上起来,他又问师兄高思继:“师兄,天下第一英雄真的是李存孝吗?”
看来,杨君爱是不服气的,这天下的武林高手,他只认高思继,哪里会把十三太保李存孝放在眼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