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继出世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唐宋卷 |
可那些新投降的五路诸侯呢,虽说也知道李存孝厉害得很,但刚投靠过来,不交点 “投名状”
咋行呢?这五路节度使里啊,赫连铎本事最大,他瞅着李存孝,好像一点都不怕。为啥呢?他心里可能在想:“哼,你李存孝是有点能耐,可你看你浑身都是土,肯定是从老远的地儿赶来的,我还怕你不成?”
嘿,您还别说,这李存孝还真是从老远的沙陀国搬兵去了。咋回事呢?原来长安城没多少兵了,就跟空壳子似的。李克用老王爷就打发李存孝和周德威回老窝搬兵,还把老王妃和各位太保的夫人都挪到长安去了。这一来一回,路途遥远得很,可不就耽误了不少时间嘛。李存孝呢,他是先锋部队,心里明白老王爷肯定要打大仗,就像屁股着了火似的,星夜赶路,这才赶到战场。
朱温那边呢,手下的人都跟缩头乌龟似的,没一个敢上。赫连铎一看这架势,立马把刀一横,就冲到阵前了。互相通报了姓名之后,李存孝一听,嘿,这就是对十一太保康君立下手的赫连铎啊,那火气
“噌”
就上来了。赫连铎呢,也不示弱,两人就干起来了。李存孝拿着禹王神槊就往下砸,赫连铎咬着牙用尽全身力气往上磕,心里想着:“哼,我把你这玩意儿给磕飞咯。”
哪知道啊,想法挺美,现实却很残酷。只听 “咣当”
一声,那声音大得像打雷似的。再看赫连铎,就跟喝醉了酒似的,晃了三晃,摇了三摇,差点就从马上掉下去了。李存孝正想催马上去把赫连铎给解决掉呢,突然从赫连铎的骑兵营里冲出一匹马,马背上驮着个少年英雄,对着李存孝
“噗嗤” 就是一枪。李存孝赶紧躲开赫连铎,用力一躲。赫连铎趁机就溜了。
李存孝定眼一瞧这少年英雄,哟呵,只见他胯下骑着一匹千里银河驹,手里拿着一柄八卦梅花亮银枪,一身银盔素甲,那模样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剑眉虎目,鼻直口方,大耳朝轮,就跟三国的常胜将军赵子龙,还有隋唐的冷面银枪俏罗成似的。这里面可有故事呢,这人是谁呢?他就是残唐五代时期第三条好汉,人称白马银枪的高思继。
这高思继是从哪冒出来的呢?咱得好好唠唠。说起他呀,得先讲讲他的祖辈。他的祖辈在晚唐的时候那可是相当有名气。在山东郓州东平府孝直镇双塔山下的雕鹅岭前,有个袜子坡村,高思继的祖上就在这儿世世代代种地读书。他的曾祖父高郢,那可是唐武宗时候的两榜进士呢。他爷爷高文举更牛,是大唐懿宗帝李漼钦点的状元郎,后来还荣归故里了。常言说
“穷文富武”,到了高思继他爹高顺励这儿,高家就改了画风了。这高顺励打小就爱练武,到处找名师高人,练得一手好枪法,在黄河北岸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高思继他爷爷在朝中当官的时候,他爹高顺励还和银枪老祖澹台誉,也就是李存孝的老师,一起镇守过幽州呢。唐僖宗那时候,西羌胡兵捣乱,高顺励这个银枪将就做了征西先锋官,拿着八卦梅花亮银枪在阵前那是奋勇杀敌,立功无数,把西番边关都给镇住了。扫平西羌后,朝廷里奸臣当道,乱得不成样子,高文举父子俩一气之下就辞官回家了。高顺励回到老家后,和夫人刘氏过得也挺滋润。他们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高高思继,二儿子高思祥,那高思继天资聪颖,从小跟着父亲习文弄武,而二儿子高思祥却从小就不喜欢刀枪,跟他爷爷高文举一样,喜欢诗文;再说高思继从六七岁起就随父亲高顺励来直北重镇幽州,在那里高思继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到十五六岁可就练得很不错啦,当时银枪老祖澹台誉见他天资聪明,枪法出众,很喜欢高思继,那小思继常缠着澹台誉要学他的枪法,由于澹台誉从不收徒,但他又特别喜欢小思继,便将自己的祖传绝技飞刀术传授给了高思继,并将自己家传的二十四把飞刀送给了高思继,可见这个高思继绝对不是一般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