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杨四郎没有死,佘老太君的心情很复杂

标签:
江湖散文江湖文章李治亚历史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唐宋卷 |
佘老太君是个母亲,为了报国,自己的八个儿子在战场上,都拼尽了最后一滴血。其中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顶替了赵德芳,三郎马踩如泥浆。四郎八郎一直下落不明,五郎出家当了和尚。杨七郎为了搬救兵,被老贼潘仁美射死在百尺高杆上。自己的老伴杨令公也被碰死在李陵碑上了。仅有杨六郎一个人回到了中原。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佘太君如五雷轰顶,她是个坚强的女人,可是再坚强的女人也很难从这个巨大的阴影中走出来。即便如此,佘太君仍然有一颗爱国报国的忠心。
可是尽管如此,宋天子仍然对杨家将不放心。仍然纵容潘仁美王强之流对杨家将进行无情打击残酷斗争。为什么宋天子不相信杨家将,而由着奸贼们对杨家将进行迫害呢?应该说宋太宗还是个明君,他应该知道杨家的分量,当时大辽国虎视眈眈,萧太后及韩昌等人动不动在边境上用武力威胁。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兄弟,名叫赵光义,他取代兄长的皇帝宝座,来历不明,史书上历来有“烛影斧声”之说。
公元976年,赵匡胤招晋王赵光义进宫议事,夜饮留宿,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当夜,太祖驾崩,宋皇后让大太监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来,但在此时,王继恩忽然叫道:“晋王来了!”。宋皇后见赵光义,大吃一惊,遂对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着回答:“共保富贵,勿忧也!”于是,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要知道比起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喜欢玩阴谋诡计,但是识人用人不如乃兄。宋太祖手下武将极多,大多都是南征北战的名将,比如呼杨高郑等,呼家将的开创者是呼延赞,被称为铁鞭王,但是呼延赞有勇无谋,识字不多,宋太宗对此并不在意。高家自从高怀德高怀亮之后,只有个高君宝在朝为官,对大宋江山构不成威胁。郑子明一死,老郑家对宋天子也不是太过于在意。倒是杨家将自从赵匡胤铜锤换玉带之后,一直对大宋朝耿耿忠心。何况杨令公有八个儿子,杨令公本人有弟兄八人,佘老太君的娘家也是个有实力的主,如此宋太宗对杨家将一直防备。毕竟大宋朝一直对武将都有戒备之心。
现在有人帮助自己除去了杨家将这个心腹之患,宋太宗当然心里高兴,金沙滩双龙会,杨家将九死一生,最终保住了宋天子八贤王的活命,可是宋朝皇帝对战功赫赫的杨家将又做了什么呢。所谓上马牌坊下马牌坊不过是一个幌子,新科状元谢金吾居然就大闹天波杨府,最后让杨六郎的好朋友孟良焦赞忍无可忍,杀了谢金吾,而朝廷却把屠刀对准了杨六郎,当时杨六郎是边关大帅,可是朝廷如果不是韩昌在边境上成天威胁,杨六郎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现在杨四郎能回到母亲身边,佘太君自然欣喜若狂,她知道四郎儿子没死,她知道自己儿子是个忠臣,她知道杨家将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但是她不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自己杨家功劳大,朝廷一直放心不下,奸臣多少次想要自己儿子的命,杨四郎又是北国驸马,如果由着性子在自己身边发展,肯定会遭到毒手。既然萧太后母女那么喜欢自己的儿子,既然儿子能够在北国开枝散叶,就由他发展好了,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呢?
佘太君心里苦,可是这些话又能对谁说呢?如果是明君,佘太君当然要让自己儿子回来,但是看看自己其他儿子的下场,伴君如伴虎,老太君心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