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曾离间孙权与周郎之间的关系
标签:
江湖散文江湖文章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三国演义讲究的是权谋,在一般人眼里,刘备是正人君子,处处仁义,对朋友真心实意。你看对诸葛亮三顾茅庐一往情深,对赵云摔孩子表示爱惜赵云是个人才。听说孙权把关羽给杀了,匆匆便去报仇。并说不为二弟报仇,我要这万里江山有何用?
其实历史上的刘备很有用谋略,绝对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所谓阴谋阳谋,比诸葛亮有过之无不及。即使不用诸葛亮教导,人家刘皇叔也是水到渠成。比如当年曹操曾青梅煮酒论英雄,说天下英雄只有使君与操耳。刘备心里虽然七上八下,心凉到谷底,但是脸上仍然不动声色,即使筷子掉在地上,仍然说我怕打雷。曹操就说大丈夫还怕雷声,刘备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其实当时刘备早已对曹操不满,秘密参加了董承的反曹组织,并且签了字,按了手印,但是在曹操面前还是装成没事人一般,这便是扮猪吃老虎的模样。
刘备绝对不是第一次使诈,而是屡次不爽。当年吕布对刘备也不提防,甚至为刘备辕门射戟,当时的刘备对此千恩万谢,不过一旦警报解除,等到吕布需要刘备救命的时候,刘备只一句我在思索吕温侯对待丁原与董卓的恩情,这一句话也直接要了吕布的命,气得吕布大骂:大耳贼最无信义。
刘备这个人总是在不温不火之间要了对手的命,只要能说上话,刘备轻轻耳语几句,功夫相当到家。当然刘皇叔也有失手的时候,那就是曾经离间孙权与周瑜的关系。当时刘备大东吴招亲,孙权是自己的大舅哥,两个人虽然心里早已势不两立,但表面上仍然看起来无比亲密,于是刘备就说:你身边的人都很不错,只有周瑜,我看他不会甘居人下,你要早早提防,以免生乱。一听这话,孙权大惊:玄德何出此言,难道是周瑜做了什么恶事吗?
结果刘备长叹一声:不是,周公瑾为人文武兼资,才能卓越。但他风流儒雅,气度宏大,有胸怀天地之志,海纳百川之念。所以,他不适合做臣子,可能做个无拘无束的隐士才是最好的。仲谋虽然善识人才,难道不怕自己驾驭不了这样的臣子吗?结果孙权大笑:玄德公多虑了,我和公瑾倾心之交,他是一定会忠诚于我的。说到这里,我们就有些疑惑了,为什么刘备要这样给周瑜泼脏水,孙权对周瑜的信任又从何而来呢?
周瑜,字公瑾。虽然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把他写出了一个气量狭小,不能容人的形象,但是在真实历史上看,这位周公瑾绝对可以说是一世英杰,经天纬地。周瑜出身世家大族
,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朝太尉之职,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所以庐江周氏也是当地的名门大族。而周瑜本人在成年之后,长得身材高大、相貌俊美。所以,当时很多人称呼周瑜为“周郎”,也就是周帅哥的意思。
孙坚被刘表杀害,孙策带着旧部去投奔袁术。但袁术为人阴险,因此和孙策的合作并不愉快。孙策于是回到江东,回城路上,正好遇到周瑜。周瑜当即决定,用自己的三千丹阳士卒,还有粮草辎重,送给孙策做“创业基金”。孙策很是感动,他拉过周瑜的手,十分高兴的说到:有公瑾相助,大事定成。可以说,周瑜就是孙策的第一位贵人,而且还是最重要的盟友。因此,在孙策打下江东六郡之后给与周瑜的赏赐也是无以复加的,而且,两个人在做了亲密无间的君臣之后,还结了姻亲。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风姿俏丽的美人,大女儿嫁给了孙策,小女儿就嫁给了周瑜。所以,两个人算起来还是连襟关系。直到孙策被暗杀的弥留之际,他也是拉过孙权的手说到:周瑜是个人才,你要像对待我一样对待他。内政不明,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周瑜不仅对孙策忠心耿耿,对孙权也是推心置腹,责无旁贷。公元208年,曹操消灭袁绍,横扫荆州,力图拿下江东,一统天下。以张昭为首的文臣大多主和,但是以黄盖程普等武将大多主战,两边反复论述自己的道理,争执不下,让孙权很是犹豫。最后,还是鲁肃为孙权讲明利害,并提议让镇守鄱阳的周瑜返回江东,为孙权分忧。周瑜回到江东,就明确表明了自己主战的态度,而且呵斥那些主和派官员: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将军(孙权)以神武英雄的才略,又凭借父兄的基业,割据江东,统治的地区有几千里,精兵足够使用,英雄乐于效力,怎么可以去迎降?最终在周瑜的带领下,东吴以少胜多,火攻赤壁,大败曹操。可以说周瑜对孙权兄弟忠心不二,因此虽然孙权收到刘备的蛊惑,仍然对周郎信任有加。
前一篇:武大郎的死跟武松有直接关系
后一篇:西门庆是如何约上潘金莲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