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而又务实的荀攸有多厉害
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历史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曹操手下的谋臣,有人称赞郭嘉为鬼才,有的人盛赞贾诩为毒士,有的人夸荀彧为王佐之才。那么其实曹操手下还有一个能人,他就是荀攸,虽然是荀彧的侄子,其实他的年龄比叔父更大,都是挺有智谋的人,堪称曹操的左膀右臂。
不过荀攸很低调,当然了历史上的荀攸做事却不低调,是一个敢作敢为的硬汉子。荀攸小的时候就很厉害,不过他是穷孩子出身。幼年父母双亡,寄居于祖父荀昙家里,和自己的叔叔荀衢一起生活。有一次,这位粗心的叔叔喝醉了,误伤了荀攸的耳朵。当时,七八岁的荀攸并没有去向祖父告状,而是把这事给隐瞒了下来。如果遇到人多的时候,他就用手把耳朵遮住。后来荀衢听说了此事之后,对荀攸的聪明感到十分惊讶。十三岁的时候,爷爷荀昙也去世了。这时候,爷爷旧部中有个叫张权的请求为荀昙守墓。荀攸看到这个人眼神,就产生了怀疑,并告诉叔父荀衢。荀衢审问张权后,发现张确实是杀了人想借守墓逃命。于是大家对13岁的荀攸赞不绝口。这孩子肯定大有出息。
大家都知道,董卓曾经祸乱朝纲,在当时影响很坏,三国演义上说曹操曾经刺杀过董卓,事实上曹操不愿意追随董卓,但是并没有刺杀过董卓。但荀攸参与了策划谋刺董卓的行动,事泄失败后被逮捕入狱。直到司徒王允设计除掉董卓后,荀攸才得以出狱重获自由。你看,荀攸是个敢作敢为的汉子。
荀攸不仅敢作敢为,而且还善于辅佐明主,他曾经追随过袁绍,毕竟袁绍四世三公,曾经很牛批,袁绍本人又长得漂亮,说话很客气,又喜欢附庸风雅,和一般文人搞在一起,但后来荀攸发现袁绍是个有名无实的人,经常搞些虚头八脑的事情,便觉得所托非人,
遂弃袁而去。
那个时候曹操是个实干家,随袁绍讨伐董卓,被拜为骑都尉后大破青、许一带的百万黄巾军,称得上当世英雄,荀攸觉得曹操就是自己一直在苦苦寻找的能治国平天下的英主。曹操迎汉献帝建都许昌后,听说黄门郎荀攸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且为人清正,旋即将他招至麾下,先委任为汝南太守,不久又拜为军师。随着了解加深,荀攸觉得曹操雄才大略,胸襟恢阔,志向高远,是个可以与之共事的人,便甘愿为其所用,尽心尽力地辅佐他成就统一天下之大业。
荀攸很低调的跟随曹操,出过很多妙计,先后帮曹操打赢了张绣和刘表的联盟;攻破了吕布的下邳;官渡之战在他的献计之下曹操派关羽斩了颜良,随后丢辎重乱兵斩文丑;一桩桩一件件的功绩让曹操对其越来越倚重,后来更是以军师相称。曹操称其为:“为人忠诚正直而善于密谋,为我安抚内外的人是文若,公达则次于他。”荀彧堪称是曹操的大营总管了,曹操将荀攸排在荀彧的后面就可以看出曹操对他的重视。后来还在汉献帝那为荀攸求了一个封爵,称为“陵树亭侯”。
后来在曹操基本已经稳固了自己三国老大的地位后荀攸升为了‘中军师’,这个时候的荀攸就不怎么去前线了,而是替曹操稳固后方,负责刑罚之责。曹操在史书中评价荀攸最多的就是“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简单来说就是会装傻,扮猪吃老虎的专家,而且还会装糊涂。
前一篇:刘备与曹操曾经是好基友
后一篇:三国里的名将排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