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为何不愿意再投刘备

标签:
江湖文章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在《三国演义》这部书里,刘备知人善任,求贤如渴,对待贤才如同对待老师;对待诸葛亮如鱼得水。那么作为诸葛亮的举荐人,徐庶为何放弃了做刘备谋士的机会?
先看一下徐庶有多厉害?
其一,大破曹仁金锁阵。这是徐庶的初战,一战战出了威名,刘备都痛哭流涕,终于打赢了曹操一次。
其二,赤壁之战时,徐庶看出了庞统的连环计,这个计谋曹操连手下的谋士都看不出来。
这两个小故事,一时间让徐庶风光无二,打赢了曹操手下大将曹仁,这是刘备的立威之战。从此刘备咸鱼翻身,龙归大海。看出了庞统的连环计,看透了黄盖的诈降书,看穿了周瑜的打黄盖的阴谋,这个徐庶太厉害了。
诸葛亮,在此之前,手下人建议让徐庶去劝降,徐庶果然就去了,见到刘备,徐庶很高兴,毕竟此时刘备春风得意,这其中,徐庶曾有机会归顺刘备的。当时诸葛亮用计谋火烧夏侯惇,曹操非常气恼,决定亲统大军南下灭掉刘备与有了诸葛亮的辅佐,接连打了几个胜仗,众人劝说徐庶再次辅佐刘皇叔。徐庶说:“某若不还,恐惹人笑。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身虽在彼,誓不为设一谋,公有卧龙辅佐,何愁大业不成。庶请辞。”
这里面有几层意思:
第一,当初曹操让徐庶劝降对徐庶有言在先:“我本欲踏平樊城,奈怜众百姓之命。公可往说刘备:如肯来降,免罪赐爵;若更执迷,军民共戮,玉石俱焚。吾知公忠义,故特使公往。愿勿相负。”知道徐庶是个仁义素著的真君子,不会背叛,所以才让徐庶过来劝降。徐庶被曹操的话给套进去了,因此说什么也不会来再度辅佐刘备。
其二,徐庶虽然不再辅佐刘备,但是也不会为曹操定计谋划刘备。曹操与徐庶有杀母之仇,不共戴天,自己在仇人那里,虽是度日如年,却也是无奈之举。
其三,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一定能成大事。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天下读书人都对诸葛亮非常敬佩,况且此人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这样的人物辅佐刘皇叔,当然令人非常放心。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不可言说的秘密,徐庶的才干不弱于诸葛亮,这样的大谋臣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只希望自己做刘备最重要的幕僚,只希望刘备对自己言听计从,诸葛亮到了刘备那里,关羽张飞都靠边站,徐庶再来,算怎么一回事,这让诸葛亮不痛快,徐庶自己心情也格外不爽。大家都是做大事的人,都想出将入相,你说在刘备这个集团里,谁做二把手?徐庶虽然想得很明白,但诸葛亮未必能想清楚。
你看看在徐庶辅佐刘备的时候,发号施令的是刘备,那时候关羽张飞赵云都非常佩服。徐庶被曹操诓走的时候,众人都是依依不舍。而诸葛亮到了军中,大权独揽,发号施令的是诸葛亮,关羽张飞满心不悦。直到诸葛亮让关羽立了军令状,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此时诸葛亮来了一出《斩关羽》的戏码,众人才对诸葛亮心悦诚服。诸葛亮只想做二把手,徐庶如何能看不出来。故而只能一走了之。
后一篇:那本书,缓解了我的尴尬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