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充满铜臭气的蔡状元

标签:
江湖文章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水浒卷 |
金瓶梅里也有读书人,比如蔡蕴,本身是榜眼,因为状元出了点小麻烦,有言官向徽宗谏言,“他(安忱)是先朝宰相安惇之弟,
系党人子孙, 不可以魁多士。”于是蔡蕴就走了狗屎运,坐上了状元的宝座。
蔡蕴一坐上状元,一手抓当官,一手抓搂钱,一手抓美女,简直是个三只手。官场上拜蔡京为义父,为的是不顾廉耻,谋取高位,哪管蔡京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果然,蔡蕴变成了蔡京的干儿子,立马升为秘书省正事,
虽是个芝麻小官,怎么也是个官啊,来日方长,不怕官不大。
蔡蕴认了蔡京为义父,自然前来趋炎附势的很多,其中就包括清河那位西门大官人,此时已经靠着蔡京的推荐,做了理刑官。蔡蕴有才而无财,西门庆有财而无财,两个人各取所取,一见如故,一拍即合,臭味相投。
蔡蕴想回家,奈何囊中羞涩,于是借道西门府,想在西门庆那里打秋风,自然是心想事成。西门庆果然盛情款待了他们,好酒好菜,连晚上睡觉的床伴都找来了,而且蔡蕴不好意思向西门庆借盘缠,西门庆竟然一口答应。很明显,西门庆以性交易和金钱来进行一次长远的投资。蔡蕴、安忱也一一收下,来者不拒,认同官场和社会的潜规则,沉迷奢侈糜烂的生活。从这里看出,这位状元、进士没有什么值得引以为傲的学识和品质。无论状元和榜眼是否互换,安忱也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才。这便是有钱就是爹。
得了西门庆的好处,自然要为西门庆服务,此时的蔡蕴利令智昏,与西门庆狼狈为奸。这里有个故事:西门庆在蔡蕴身上嗅到了商机。蔡京七件大事中,有一件就是更换盐钞法,“诏云中、
陕西、 山西三边, 上纳粮草, 关领旧盐钞, 易东南淮浙新盐钞。 每钞折派三分, 旧钞搭派七分。今商人照所派产盐之地下场支盐。
亦如茶法, 赴官秤验, 纳息请批引, 限日行盐之处贩卖。 如遇过限, 并行拘收; 别买新引增贩者, 俱属私3盐。 如此则国课日 增,
而边储不乏矣。”
西门庆饮酒的时候才吐露心声,“我有一件事求你,不知该不该说。”蔡状元很镇定,“有什么事尽管说,学生我帮你办妥。”西门庆说,“去年我向边疆送了许多粮草,拿到了许多盐票。希望能通过盐票早点拿到食盐,并且要比其它商人早十天拿到食盐……”西门庆果然是个奸商,头脑灵活,想利用早期食盐少,賺取食盐的差价和利润。蔡状元笑着说,“我让你比其他上商人早一个月。”他深知讨好西门庆,以后金钱盆满钵满。西门庆满意地说,“不用那么多时间,十天就够了。”此后,西门大官人更是财富满满。
不仅如此,对于弄死主子的苗青,西门庆更是打通蔡蕴,最终谋取了大大的好处,买了苗青一条命。后来蔡状元又在河面上遇见往济南巡查的宋御史,见到从扬州被人押解来的苗青,蔡状元对宋御史说,“苗青的案件又不在你的手上,你管他干什么?”意思是没事找事,这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说不定是个王炸,炸死你。于是,宋御史放走了苗青。
这就是蔡状元,一个完全市侩的小人嘴脸,当西门庆捧出早已准备好的礼物给蔡状元,是“金缎一端,领绢二端,合香五百,白金一百两”。蔡状元虚情假意固辞再三,还说:“但假十数金足矣,何劳如此太多,又蒙厚腆!”虽然文质彬彬,却仍然那么虚伪那么令人生厌。
一个本应该为民请命的天子门生,此时却成为沽名钓誉谋占利益的小人,确实是社会的悲哀……
前一篇:作死的潘金莲
后一篇:扑天雕李应的求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