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为何那么不孝顺

标签:
江湖文章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水浒卷 |
潘金莲不喜欢自己妈妈,非常不喜欢,说话的语气极其强硬。怼的老娘只有泪流满面的份。故事要从潘金莲过生日来说:
在潘金莲某次生日的时候,潘妈妈坐着轿子过来祝寿,但是没有钱给轿夫,一时间场面整得挺尴尬。潘金莲等人听说后过去查看,见到潘妈妈后潘金莲就发火了,没钱你干嘛还舔着脸坐轿子?“我那个银子?来人家来,咱不带轿子钱儿走!”责备来羞辱去就是不提垫银子的事,一番话骂得潘姥姥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连边上的吴月娘都看不下让她掏钱。
但是潘金莲宁可给吴月娘硬刚,就是打死在这里耗着也不肯出钱,等的人家轿夫一个劲地上前催促。最后还是孟玉楼看不下去付了钱:“玉楼见不是事,向袖中拿出一钱银子来,打发抬轿的去了。”
那么潘金莲为何不喜欢潘妈妈,还不是潘妈妈两次卖女儿,这让潘金莲从小就没有幸福感。
潘金莲是阳谷县南门外潘裁缝的女儿,在家中排行老六,所以也被称为六姐。本来潘金莲的童年生活还不错,虽然家里贫穷但好歹跟着父母生活,一家人也算是其乐融融。但是很快她们家就发生变故,潘金莲的老爹潘裁缝去世,潘妈妈一个人养不了家,潘金莲就成为了潘家的累赘了。于是潘妈妈就把潘金莲卖到了王招宣府上。“做娘的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闲常又教他读书写字。”
个中滋味只有潘金莲能懂,那是过的什么日子。后来又发生了变故,因为在潘金莲十五岁那年,对她还不错的王招宣也死了。此时潘妈妈的丑陋嘴脸就显现了,她用尽手段把潘金莲从招宣府上接了出来,乍一看好像是母女团圆的感人戏码。其实潘妈妈就是个无情的生意人,准备把女儿潘金莲在卖一个好价钱,因为此时的潘金莲已经是窈窕少女了。“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工针指,知书识字,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此时的潘金莲会化妆打扮,还是品竹弹丝尤其擅长弹琵琶,而且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这在潘妈妈眼里完全不是女儿,而是一个待价而沽的金珠宝贝,所以必须重新货卖一个好价钱。事实上也是这样。“王招宣死了,潘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转卖于张大户家。”
可见,有什么样的娘,就有什么样的女儿,看潘妈妈当年的做派,也难怪潘金莲后来不孝顺。
尽管如此,当别人说自己主子不孝顺,潘金莲的好闺蜜庞春梅这样替他辩解道:“姥姥,罢!你老人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俺娘她争强不伏弱的性儿,比不同的六娘,银钱自有。他本等手里没钱,你只说她不与你;别人不知道,我知道。像俺爹虽是抄的银子放在屋里,俺娘正眼儿也不看他的。若遇着买花儿东西,明公正义问他要,不恁瞒藏背掖的,教人看小了她,她怎么张着嘴儿说人!她本没钱,姥姥怪她,就亏了她了。莫不我护她,也要讨个公道。”
前一篇:大智若愚的西门庆二房李娇儿
后一篇:潘金莲能不能爱上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