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国领袖不以貌取人
(2022-07-21 20:06:41)
标签:
江湖随笔散文江湖文章连载历史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人大都是看脸的,然后才看你的才华。这一点即使是三国领袖,也概莫能外。孔子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我只凭言辞判断 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你看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能判断失误,何况他人?
先看曹操,他嫌弃张松,结果让益州沦为刘备之手。张松此人生得额钁头尖,鼻僵齿露,身短不满五尺,相貌丑陋,曹操因此不喜,方才格外羞辱。那张松也是个人才,居然对曹操特意奚落。曹操因此恼怒,于是令人把张松乱棒打出,这样张松才投奔刘备,后来和法正孟达等人勾结在一起,把刘备带进了西川。
再看孙权也是颜值控,当年庞统献连环计,帮助周郎让曹操的大小船只连在一起,让曹操在大火焚烧中无处可逃,可怜曹操八十三万人马被孙刘联军一顿火烧,化为灰烬。曹操一统天下的志向无法施展。周郎死后,孙权非常悲伤,鲁肃向他推荐庞统,言庞统大才,与诸葛亮并驾齐驱,希望孙权重用。哪知孙权看到庞统,形容古怪,浓眉掀鼻,黑面短髯,非常不悦,因此不用。鲁肃再三向孙权提及,孙权道:“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从之功也,吾誓不用之。”
如果三国领袖不以貌取人,曹操可以拿下益州,至于孙权如果有了庞统的辅佐,更能如虎添翼,说不定三国的历史会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