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喜欢郭嘉不喜欢杨修

标签:
江湖随笔散文江湖文章连载历史文化 |
郭嘉和杨修都是曹操的谋士,一个被曹操捧在手心里当宝贝,一个被曹操踩在脚下被弄死。这两个人都很聪明,为何差距却这么大呢?
其一,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谋士,善出奇计;而杨修善于揣摩曹操的心思,让曹操难堪。曹操征讨吕布,三战打败了他,吕布退却固守。当时军队非常疲乏,曹操想率军返回。郭嘉劝说太祖迅速出兵攻击,终于俘获吕布。而杨修总是在丞相府的门是大还是小,分的酥是不是一人一口上下功夫,处处显示自己的小聪明。
其二,郭嘉是曹操打败袁绍的主心骨,杨修未能进入谋士的核心层。曹操欲征讨袁绍,忌惮袁绍兵多将广,郭嘉根据对敌我双方的了解提出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讨伐袁绍的决心。曹操在汉中与刘备进入战争胶着状态,杨修觉得曹操要退兵,借“鸡勒”的口令替曹操宣布放学。
其三,郭嘉虽然屡出妙计,但从不参与曹丕曹植的位置之争;杨修一心想让曹植继承王位。甚至不惜给曹操弄小抄,带纸条。
其四,郭嘉在曹操最关键的时候,能够保住曹操的命,是曹操的铁粉;杨修在关键的时候,经常给别人传递曹操是个大坏蛋,疑心太重。曹操马踏青苗,按照当时军令要斩首,众人非常害怕。郭嘉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郭嘉保曹操的理由有两个层面,一、“刑不上大夫”、“法不加于尊”,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丞相你也休想例外,而且这是典籍记载的,这叫于法有据;二、丞相重任在身,你领导的革命事业还没完成,你绝不能半途撂挑子,这叫合情合理。
曹操其实就是在等这个台阶,既然郭嘉帮他砌好了,那就下吧。于是,在装作内心痛苦挣扎了好一阵子之后,曹操缓缓说道:“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说完,曹操用剑斩断了自己的一把头发,扔在地上,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曹操喝醉了酒,睡着了,把被子弄掉了,仆人给他去盖,结果曹操手起刀落,把仆人给杀了。曹操睡醒后,故意痛哭流涕,说自己常常在梦中杀人。众人都信以为真,只有杨修,手指着死尸,惋惜道:丞相不在睡梦中,你在睡梦中。就是说你死得有点冤。
可见和郭嘉比,杨修缺乏的是大智慧。那是一种安邦定国的心胸与才智,杨修的父亲本来是社稷之臣,可到了杨修这一带,却甘为丞相府的点缀。哎,实在让人可惜呀。
前一篇:太上老君如何智除小三
后一篇:刘备招亲有多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