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应该把孩子当成孩子

标签:
江湖随笔散文李治亚文化杂谈 |
分类: 江湖教学随笔卷二 |
老师,应该把孩子当成孩子。孩子只是个孩子,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自身差异,应该让学生有所区别。不要一味地攀比,不要把孩子当成考试的机器。
我喜欢孩子,喜欢成绩好的孩子,也喜欢成绩差的孩子。尤其是成绩差的孩子,把他们教好,是我的一种责任。当然我不采取强制性的动作,我喜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记得班级里有一个小女孩,是个转入生,孩子的妈妈说这个学生在其他学校有问题,曾经用小刀划过手臂与胳膊。校长语重心长地说:这个家长有点背景,人家把孩子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地带,千万不能出现差错。
我很是镇定,笑着说:好吧,我愿意带好她。
孩子很叛逆,因为要住学校,第一天就和寝室的学生发生了争执。当天晚上和孩子谈了谈心,安慰了她的情绪。第二天早上还好,孩子没有什么事。于是我给她找几本书看,看得出来孩子语文还很可以,读书的状态也不错。于是给她继续谈了谈心。孩子的父亲是一名画家,书法也挺不错的。母亲是一个小学校长,父母的条件都很优越,因此孩子从小就在蜜罐里成长。孩子在母亲的学校长大,周围的老师都把她捧在手心里,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被娇宠的意识。等到上了初中,一下子不再适应,没有了鲜花与掌声,孩子学会了上网,被网上自杀的不良信息所蛊惑,因此常常做些傻事。
母亲因为孩子叛逆,屡次对孩子进行批评,一言不合就吵孩子。父亲很娇惯,于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两个人有了争执,终归是各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于是孩子变得更加不可理喻。和母亲是一对鸡,一见面就吵,和父亲也是不分大小,有时让父亲感到左右为难。
由于长期的和孩子沟通,再加上对班级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地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了,她有什么话都给我说,渐渐地我和孩子家长进行了沟通。一年下来,虽然孩子在成绩上起色不大,但是待人接物方面,家长说孩子回家会笑了,也会和人聊天了,不再是闷葫芦了。这就好,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知道什么成绩,我又不要求孩子考上大学,只要健健康康的,不就好了吗。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孩子的成绩孩子自己懂得,我们只需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就好了,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也只有七十二个比较有本领的,我们当老师的培养学生,一要看孩子本身的天赋,二要看孩子的努力,三要看家长的认知水平,一味的要求孩子千篇一律,孩子痛苦,家长痛苦,老师也很痛苦。
有时候不逼孩子过分成才,也是一种解脱。
前一篇:名将曹仁为什么被黑化
后一篇:历史上的严颜究竟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