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湖随笔散文李治亚杂谈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东汉末年的郭嘉的确是当时的第一流谋士,后人赞叹曰:国家不死,卧龙不出。可见一直有人把郭嘉和诸葛亮并称,郭嘉有鬼才之称,说这个人有鬼神不达之机,当然仅就料敌制胜,运筹帷幄来说,郭嘉的军事才能比诸葛亮更胜一筹。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治国理政、出使东吴,都是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事情,至于带兵打仗,实在不是诸葛公的强项,连陈寿都说:治戎所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治军养卒是诸葛亮的强项,但谋略不足。治国理政的方面的才能比带兵打仗方面强。)
现在看看郭嘉的多谋善断主要有哪些?
其一,替曹公保命。远征张绣时,曹公为了在百姓心目中更有威望,便提出“践踏麦田中斩”,而自己的马却被鸟惊吓,踩踏了麦苗,曹操要自刎,当然可能仅仅是做个样子,但手下人不知道如何劝说,郭嘉提出“法不加至尊”,于是曹操削发代首,很贴面的下了台,而且三军整肃,从此曹操心中对郭嘉充满了好感。
其二,提出软禁刘备。刘备来投,曹操待之深厚,程昱提出要杀掉刘备,而曹操以杀之会破坏自己唯才是举的形象,而问计于郭嘉,郭嘉提出不杀,可以给高官厚禄,不让其带兵,形同软禁,此与江东周郎美人计相同。
其三,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
其四,水淹下邳,智擒吕布。曹操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吕布。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最后围困下邳。吕布坚守不出。战役持续了大半年,曹操见士兵疲惫,准备放弃。这时,郭嘉却看出了胜机。他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劝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计策而行,一面攻城,一面决堤水淹下邳,果然于同年月攻克下邳,擒杀吕布。
其五,洞察人性,智算孙策。江东孙策自父亲被人射杀之后,十七岁带兵,立下无数功劳,平定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然后又想对曹操的许都痛下杀手,曹操心里有点恐慌。说孙策是小老虎不可与之争锋。独有郭嘉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策虽有百万之众,然轻而无备,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知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后来果然如此。
其六,智除二袁。袁绍死后,袁谭袁绍各自拥兵自重,将领们建议乘胜追击,逐个歼灭。唯独郭嘉建议,佯攻刘表,“以待其变”。果然二袁为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机回军北攻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因为郭嘉的妙计,这一仗赢得既轻松又顺利并大获全胜。
其七,远征乌桓,不遗余力。袁尚逃入乌恒,曹军将领都认为不值得为了袁尚而远攻乌恒,致使许昌空虚,为刘备偷袭。在众议一致的反对声中,郭嘉再次独具慧眼,精辟地分析了平乌恒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郭嘉首先说出了征乌恒对巩固曹军刚攻占的黄河以北地区具有重大的意义。更说出了刘表,刘备之间的矛盾,指出刘表必不会让刘备偷袭许都。曹操从其言而迅速率军出征。郭嘉又进言兵贵神速,加以轻装前进,以奇攻之。果然曹军逼近到离乌恒君长所居柳城一百多里处,才被发现,结果张辽突阵,一战斩乌恒君长。袁尚又逃奔入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献其首级而降。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
可以说郭嘉就是曹操的智囊,曹操称赞郭嘉为"奇佐"。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可惜死的太早,曹操为之痛哭流涕,上表朝廷时这样痛悼郭嘉: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
前一篇:迟到的婚姻
后一篇:看了《人世间》,我们该如何做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