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荀攸是个老司机

标签:
杂谈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其一,看人准。荀攸的父亲死的早,荀攸小时候跟着自己祖父荀昙生活。荀昙死的时候,他手下有一个小官吏叫张权的请求去帮荀昙守墓.荀攸当时十三岁,对这事产生了怀疑,对他的叔父荀衢说:“这个小吏神色不对,可能不是好人。”后来进行询问,果然是亡命之徒,杀了人过来逃命。从此叔父荀衢认为荀攸是个奇才。
其二,善于掩饰对方的缺点。荀攸八岁的时候,被喝醉酒的叔父荀衢误伤自己的耳朵。荀攸在外面做游戏,常常躲避着不让叔父看到。不过这事后来也被叔父荀衢知道,荀衢惊叹荀攸居然如此聪明。
记得孔融曾经拜访洛阳令李膺,因为孔融年龄尚小,太中大夫陈炜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就不行了。不过这道一语成谶,孔融虽然四岁让梨,十岁时又拜访李膺成名,可惜最后因为和曹操走的道路不一样,被曹操杀害。
而荀攸一直都很睿智。
荀攸曾经做官做的挺大。大将军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余人。荀攸抵达洛阳后,拜黄门侍郎。这一年,董卓乱政,荀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议说:“董卓无道,天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聚集了不少精兵,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勇夫而已。我们应该刺杀他以谢百姓,然后借皇帝的诏令来号令天下,这是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王之举。”事未成就被人发觉,收何颙、荀攸入狱,何颙忧惧自杀,荀攸言语饮食自若,恰好碰上董卓被杀而得以免罪。
不久,曹操崛起,荀攸在叔父荀彧的推荐下做了谋士,后来一直成为手下比较厉害的人物。他设下十二条奇计让曹操迅速成长为一代霸主,但这个人又不执拗。善于自保,叔父荀彧因为坚持曹操做魏公而遇害。荀攸运筹帷幄,当时很少有人知道他说了些什么。曹操每每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他的内智别人可以达到,他的外愚别人却达不到,即使是颜子、宁武也赶不上他。”曹丕在东宫做太子时,曹操对他说:“荀公达,是人之表率,你应尽到礼节尊敬他。”荀攸曾经生病,曹丕前去慰问,独自在床下礼拜,他受到特别尊敬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