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杂谈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中国人喜欢内敛,不喜欢非常张扬的个性。像前些天比较火的帽子姐,因为扇别人一耳光,而把自己扇入两难的境界。老祖宗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
三国时候有个谋士,此人才气纵横,当年号称毒舌,因为三寸不烂之舌,能够让李傕郭汜带兵攻入长安。吕布有本事吧,照样狼狈逃窜。另外一个大司徒王允居然被迫从楼上跳下来自尽。让李傕郭汜为之造反的就是贾诩,当时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谋士。从此贾诩登上了政治舞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做了很多大事。
贾诩后来投降了曹魏,为曹操献了好多计策,包括除掉马超,让马超韩遂反目,那个反间计就是这位贾先生的谋划。
贾诩晚年很低调,甚至深居简出,不喜欢和别人多说话。自己的子女结亲不敢高攀显贵。《三国志 魏书
贾诩传》记载:“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这句话直接透漏出了贾诩一向低调的真实原因。原来贾诩知道他不是曹操的旧臣(贾诩是追随张绣一起投降曹操的),他担心曹操会因为他足智多谋而对他产生猜忌之心。
贾诩很聪明,善于明哲保身。那个时候曹植和曹丕都想做太子,二人争权利,达到白热化。但贾诩不想卷入其中,他知道一旦深陷其中,肯定凶多吉少,于是只能能躲就躲。但是曹丕知道贾诩的才干,于是就去拜访请求贾诩给自己支招。贾诩本不想这样做,可没有办法,只得很巧妙地说:“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养,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人,适用于任何时候,可以作为天下所有为人子者的公约。即使曹操知道了这句话,鸡蛋里也挑不出骨头来。曹操是很反感别人介入丕植之争的。杨修不就是为此而死的吗?可是,贾诩这句话,你能看出什么倾向来吗?即使曹植派入来了,贾诩也完全可以把这句话送给他。奇怪的是,就这么番“万金油”似的话,竟使得曹丕从此幡然改悟,自我砥砺,终于赢得了曹操的好感。
曹丕孺子可教,还有比曹丕更难缠的人物,那就是老谋深算的曹操,曹操有时也被两个儿子缠得无可无不可。二人都有大才,选谁呢?手心手背都是肉。有一次曹操问贾诩,贾诩没有正面回答,他知道曹操的脾气,不紧不慢地说:“我在想袁绍、刘表父子的事情。“巧妙的四两拨千斤,让曹操迅速的把橄榄枝抛向了曹丕,因为袁绍刘表都是废长立幼亡的国,曹操不想步他们的后尘,只能选择曹丕。
这就是贾诩,那个行事特别低调的谋士,明哲保身,善于保全了自己,并且让自己活了七十多岁高龄。成为三国的老寿星。
后一篇:张飞为何那么让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