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杀赵云,而要想降服赵云

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杂谈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其一,曹操自负。此时的曹操,战败袁术,降服荆州,杀得刘备大败,自以为放眼天下老子第一,以为全天下的英雄好汉,都会对自己马首是瞻,不知道还有一种人叫忠义。曹操踌躇满志,自以为只要拿下赵云,就能让赵云对自己俯首帖耳。
其二,赵云英勇无比。赵云在曹操的营中不断的冲杀,然后曹操当时在景山的顶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名将,发现这个人所到之处,威力谁都挡不住,于是曹操就赶紧问身边的人他看到的是谁,当时曹洪下马大声说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然后赵云当时的回答是: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于是曹洪迅速的禀报了曹操,曹操当时的回答也就恰恰表明了他不会杀死赵云的原因,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其三,曹操爱才。曹操这个人唯才是举,喜欢贤才。本来嘛,创大业就要靠人才。赵云这个人敢独自杀进曹营,可见此人功夫了得,对刘备赤胆忠心,这个人如果要保护自己,自己岂不是一统江山有望。
其四,徐庶的献计。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对刘备肝脑涂地,虽然在曹操那里,心里仍然对刘备仰慕不已。此刻只想救赵云一条命,所以就说,你要你能生擒赵云,我就能劝降赵云。这个时候徐庶其实是为赵云全身而退做准备。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尽管赵云最后与曹操失之交臂,不过曹操爱才敬才的那颗心仍然让人敬佩。曹操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以说曹操不是一个阴险的小人,有时候真像一个大英雄,如果用箭、车轮战,陷马坑,这些阴险的玩艺,别说一个赵云,就是所有的五虎上将,也会死于非命。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就是说的曹公,此言非虚。
后一篇:赵云和典韦谁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