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杂谈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荀彧这个人堪称王佐之才,对曹操前期颇多建树,当然他对大汉的忠心耿耿也是独一无二的,骨子里他更希望曹操也是忠臣,他不希望也不愿看到曹操一家独大,他的心里只有国家,没有自己。所以最后才能以身殉国。
至于贾诩,不可否认,也是智谋很深的大谋士。此人心计高,料事如神。不仅能自保,反而能别出心裁,另外开出一番新天地。比如贾诩年少时,求取功名未遂。回乡的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他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眼看就要被处死,贾诩却谎称,“我是段颎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当时的太尉段颎曾经久镇凉州,威名赫赫,所以贾诩便用他的名号来吓唬氐人,叛乱的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他同行的人却都遇害了。这一次拉大旗作虎皮,让贾诩保住了性命。
下一次贾诩的自救却让人感到心痛不已。那时董卓被王允联合吕布所杀,在长安的西凉势力瞬间崩盘,王允主持朝政,他性情刚直,下令绝不赦免董卓手下那些犯下种种罪行的西凉将领,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心惶惶,打算就地解散武装,各自逃命。贾诩却站出来说:“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如果散去军队独自回乡,路途中连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西行,沿途收敛士兵,聚众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成功就可以掌控国家,如果不成功再逃走也不迟。”这番高论令众人恍然大悟,于是李傕等人散发“王允欲杀尽凉州人”的流言,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结果长安陷落,汉朝中央政府的权威从此一落千丈,乱世的帷幕就此拉开。裴松之注解《三国志》的时候,就曾大骂贾诩是让天下大乱的罪人。
贾诩擅长的是具体事情上的谋划,比如张秀追击曹操的事。而荀彧更擅长大势的掌握,比如官渡之战让曹操在官渡死撑,死撑不一定赢,退军则无险可守,必一溃千里。死撑就有机会,但如何创造机会,对不起,不知道。
这样说来贾诩之谋为了自己,乱世之中保命,张绣手下为了跳槽,曹操手下认认真真的低调做事;而荀彧为公,坦坦荡荡一身正气。荀彧很少随军出征,而是“居中持重”,曹操虽然在外征战,但军国之事都由荀彧调度筹划。曹操问荀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荀彧说:“荀攸(荀彧侄)、钟繇”。荀彧善于举荐人才,起初举荐了戏志才,戏志才死后又举荐了郭嘉。此外,还举荐了陈群、杜畿、司马懿等人,都是当时名士,只有严象和韦康后来因为失败丧命。
前一篇:打老师被判刑的人为何不值得同情
后一篇:董卓为什么没发现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