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军事能力和韩信比到底怎样

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杂谈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将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是四英将,至于蜀汉排的上去的不过是五虎上将。当然蜀汉里面还有一个人,此人就是魏延。魏延这个人很有些本领,一般认为在蜀汉,他能和五虎上将比肩,甚至将略才干远胜张飞诸人,和关羽相比,也不逊色。
先看个人简历:
还是看例子,刘备进位汉中王,政治军事中心将要迁到成都,这时候,需要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军事重镇——汉中,(今陕西汉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必定是张飞,张飞也以为必定是自己。刘备却拔魏延为都督,总督汉中,封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称赞道:“好”,众人都认为他所说的很有气势。要知道此时赵云也不过是翊军将军,和四征四镇的名号将军差之甚远。
魏延镇守汉中的时期,正是蜀汉政权岌岌可危之时。建安二十四年(218年)下半年,刘备的荆州三郡被盟友孙权夺去,关羽也被东吴杀害。刘备怒不可遏,在称帝后不久,就倾全国力量东征孙权,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击败。这一败,导致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内部引起了骚动和反叛,曹魏随时有可能进攻汉中,但是由于魏延治军有方,守卫得当,使得曹魏不敢窥视汉中,后来魏延死后,王平等人沿用魏延的镇守方针,成功的击退了曹魏军的进攻。可见魏延此人真的很厉害。
有人说此人和西汉的名将韩信相仿,那倒是对魏延有些高估。韩信是刘邦的一个棋子,无论刘邦给他兵,或是不给他兵士,韩信总能从无到有,而且出奇制胜的打法,活学活用孙子兵法的战术让人叫绝。和韩信比,魏延不知道差了好几个等级。但是在当时蜀汉境内,魏延的军事能力绝对属于上乘。
魏延本人也有政治头脑,毕竟他投奔刘备的时候,刘备屡战屡败,完全没有可以骄傲的资本。书上原文是这样描写的“忽后城中一将默然跳起,引树百人径上城楼,来杀蔡瑁,张允。此人是谁?身长九尺,面入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摸样,武艺独魁。江表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延大呼曰:‘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贼?以图爵禄,非义士之所为?吾今愿请使君,入城诛贼!’”
有人认为魏延和诸葛亮水火不能容,关键在于魏延脑后有反骨。事实上诸葛亮对魏延也很重视,而且一度官职很大。第四次北伐后魏延做了很大的官职,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魏延最著名的观点奇袭子午谷:让诸葛亮分拨自己一万军队出子午谷,夺取雍州长安和潼关,诸葛亮自祁山攻雍州,然后异道会于潼关,犹如韩信当年的故事。然而,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并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魏延认为诸葛亮过分谨慎,叹息悔恨自己的才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可以说这时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采用此计策,即使蜀汉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雍州并入蜀地。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楙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一万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胆怯的夏侯楙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
魏延这个人才能卓越,受到很多人肯定,杨戏说他:“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晋朝张耽也认为他的才干不亚于韩信:“使以故之明君靡不慎于将相也。然议者举将多推宿旧,未必妙尽精才也。且韩信之举,非旧名也;穰苴之信,非旧将也;吕蒙之进,非旧勋也;魏延之用,非旧德也。盖明王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能,则授以大事。”可惜这样的人最后却被诸葛亮污成反骨,让人遗憾不已。
前一篇:三国时期曹操的运气最好
后一篇:林冲在大聚义的时候不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