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用人方式

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江湖历史散文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其一,任人唯亲。袁绍用人非自己人不用。这在三国演义里讨伐董卓的时候就能找到蛛丝马迹。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后来也是如此,让自己的儿子们和外甥高干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没能做到任人唯贤,唯才是举。
其二,面对臣子给自己提意见,袁绍固步自封,甚至对敢给自己提意见的人大打出手,直至杀害。官渡之战,田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官渡之战失败后,袁绍也曾经后悔,他说:“吾不听田丰之言,至有此败。”既然如此,那就应该坦诚承认错误,重新启用田丰,然而,袁绍耿耿于怀的是自己的面子,觉得“羞见此人”,果然,听信逢纪谗言,竟然杀了田丰。如此心胸狭隘,谁还敢为他卖命?
其三,不能知人善任。袁绍用兵,只有颜良文丑,其实这两个人有勇无谋,否则不会死于关羽之手。袁绍手下张郃是一个武艺精纯、身怀绝技,能独当一面的猛将,后来的曹操五子良将之一。但他不用张郃来守屯粮的乌巢,却将一个嗜酒如命的淳于琼派到了这个极其重要的岗位上,怎能不误事。
其四,不用人才,昏招迭出。田丰、沮授这些有谋略的忠义之士要么被贬,要么获罪;还有张郃、高览这些勇将由于不被重用,一个个离他而去投到曹营。实力派谋臣许攸在关键时候(截获曹军情报后)向袁绍献上的妙计不被采纳,反倒遭到袁绍一通大骂,后来许攸投降了曹操,给曹操带去了袁军的一些重要的军事机密情报,促成了曹军实施夜袭乌巢的军事计划,使这场战役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从而一举扭转了战局,使曹操这一弱势军事集团转败为胜。
可见袁绍的败亡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袁绍的谋士其实有很多高手,丝毫不亚于曹操的荀攸荀彧,而且对袁绍忠心耿耿,可惜袁绍是个瞎子,不能重用。比如谋士沮授知道此战凶多吉少,就给袁绍提意见,结果关了起来。他在被拘禁的牢笼里尚且时时关注两军的战况,当他夜观天象发现“忽见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意即贼兵劫掠之害)”,于是他冒死向已醉卧的愚蠢的袁绍进谏:“乌巢屯粮之所,不可不提备。宜速遣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曹操所算。”言说乌巢粮草的重要性和保护粮草的重要意义。可惜袁绍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合理化意见,反而将他大骂了一顿,而且还丧心病狂地以“玩忽职守”的罪名斩了监押沮授的兵士。
自作孽,犹可活,天作孽不可活。如此看来,的确如此。可惜了追随袁绍的那些大将和谋士。本想着建功立业,后来都成了曹操军团的炮灰。痛哉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