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的“杀熟”

标签:
江湖历史散文李治亚文化杂谈 |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水浒卷 |

柴进是一个人物,所谓小旋风的便是。江湖上大大的有名,本来是前朝皇帝的后代,却骨子里有一颗不安分的心。而且高调做事,高调做人,注定这位柴大官人的运气不会太好,必须经受一次大的挫折。
柴进又称小孟尝,端的是对人极好,有人来访,必须折节下拜。只是如此一来,得罪的人肯定不少。柴进为人很狂傲,自己以为自家有丹书铁券,因此行为颇不检点。那时候梁山泊第一任寨主曾受到柴进的资助,至于两个副手也受到柴进的帮助。江湖上林冲武松宋江等人都和柴进有联系。柴进顶着前朝皇族后裔的光环,私下里注定是一个悲剧的收场,对于当时的官场大咖,没有人愿意和他结交,能登上柴进府上的,要么是江湖上的响马贼,要么是杀人的逃犯。如此柴进的地位岌岌可危,不过柴进没有想到这层关系,反而在这条道上越滑越远。
柴进精通吏道,有的是小伎俩。比如“杀熟”。
且看下文:柴进却备了三二十匹马,带了弓箭旗槍,驾了鹰雕,牵着猎狗,一行人马多打扮了,却把林冲杂在里面,一齐上马,都投关外。却说守官在关上,看见是柴大官人,却都认得。原来这军官未袭职时曾到柴进庄上,因此识熟。军官起身道:“大官人又去快活?”柴进下马问道:“二位官人缘何在此?”军官道:“沧州大尹行移文书,画影图形,捉拿犯人林冲,特差某等在此把守;但有过往客商,一一盘问,才放出关。”柴进笑道:“我这一伙人内,中间正有着林冲,你缘何不认得?”军官也笑道:“大官人是识法度的,不到得肯夹带了出去。请尊便上马。”柴进又笑道:“只恁地相托得过?拿得野味,回来相送。”作别了,一齐上马,出关去了。行得十四五里,却见先去的庄客在那里等候。柴进叫林冲下了马,脱去打猎的衣服,却穿上庄客带来的自己衣裳,系了腰刀,戴上红缨毡笠,背上包里,提了衮刀,相辞柴进,拜别了便行。只说柴进一行人上马自去猎,到晚方回,依旧过关,送些野味与军官,回庄上去了。
这便是柴进,为了救林冲,不惜让林冲躲进自己队伍中,而且还试探守关人员,你找的犯人就在其中,你来拿吧。
其实守关人员如果严格检查,柴进的面皮还真不好看。当时的柴进自恃有丹书铁券,哪里会对朝廷的法度放在心上。事实上柴进很狂妄,曾经这样和宋江交谈:柴进道:“不敢动问。闻知兄长在郓城县勾当,如何得暇来到荒村敝处?”宋江答道:“久闻大官人大名,如雷贯耳。虽然节次收得华翰,只恨贱役无闲,不能彀相会。今日宋江不才,做出一件没出豁的事来;弟兄二人寻思,无处安身,想起大官人仗义疏财,特来投奔。”柴进听罢,笑道:“兄长放心;劫遮莫做下十恶大罪,既到敝庄,俱不用忧心。不是柴进夸口,任他捕盗官军,不敢正眼儿觑着小庄。”宋江便把杀了阎婆惜的事一一告诉了一遍。柴进笑将起来,说道:“兄长放心。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务,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也正因为如此,后来的柴进被官府当然是官府的暴发户欺压的很惨,叔父被迫害致死,自己身陷囹圄,如果不是宋江等人的解救,哪里会有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