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提笔忘字的时候

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情感 |
分类: 江湖教学随笔卷二 |

不服老不行,有时候一拿起笔,想写点东西,竟然不知道从何说起。在街上碰到一个很熟悉的人,干张着大嘴,可愣了半天,还是不知道别人叫什么。有时候感慨,时间真的不饶人,让我遗憾了好多东西。
小时候总庆幸自己脑瓜好使,碰见亲戚一面,过几天还能叫上他的名字;背过一句唐诗,过些日子,居然还能倒背如流。几个同事出去旅游,看到外面湖光山色,想着念几句诗来,我居然不假思索。别人都羡慕我的脑瓜,说居然不忘记。我笑笑:哪里有?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多印象往往都是小时候的,比如唐诗宋词元曲也都是青少年的印迹。
我六岁开始读唐诗,那个时候不知道所以然,只记得哥哥是在上学的路上,花了八分钱给我买的,类似于现在的唐诗三百首,又有点像小人书,没有拼音,没有解释,天知道那时候我在干什么,每天看那花花绿绿的东西,当然我不认字。我八岁才上学,也没上幼儿园,一年级的老师叫于凤阳,据说是小学三年级毕业,不过教我们“大小多少,山石土田,日月水火”,已经绰绰有余。我那时也很用功,字也写得很好看。不过成绩不敢恭维。我的数学更差。
语文老师的汉语拼音不是太准,我学的很刻苦,但是一声和三声经常弄错。还好后来我跟着字典慢慢的学,就这样居然主银这一块很少失分。
我是一个喜欢读课外书的学生,即使是在小学阶段,我已经读了《七侠五义》、《东周列国志演义》、《封神演义》,当然最喜欢的还是《水浒》、《三国演义》。
我喜欢刘兰芳的评书,尤其是《杨家将》、《岳飞传》;我喜欢单田芳的评书《白眉大侠》、《小八义》,我喜欢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我更喜欢的是袁阔成的长篇评书《楚汉争雄》、《长坂雄风》。多年来,我一直研磨,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那个时候父母不让我看课外书,但我往往趁着父母休息的时候乐此不疲,通宵达旦。尽管如此,我的视力一直很好。
我喜欢那个时代,虽然很艰苦,但是很幸福,那个时候积淀的文化素养,让我受益终身,有时我想,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如果不读些什么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到老年,真的没有可以显摆的地方。
尽管现在酒喝多了,书读少了,字认得也不全了,但是学习还是没有放松,虽然有些提笔忘字,但是更能提醒我,要好好努力,修炼自己……
前一篇:吕布为何逃跑不带着皇帝
后一篇:孔明给周瑜开的玩笑是不是有点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