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红楼梦


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文化杂谈 |
分类: 江湖小说创作 |

我最喜欢的是三国,帝王将相的纵横捭阖让我惊奇,从书里我学了好多的人生智慧。我也了解了这些人物的发迹史,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红楼梦也是一部好书,喜欢红楼梦还是因为它是四大名著之一,当时一直看不透它,但一个喜欢文学的人,怎能不读红楼梦,于是咬紧牙关,开始了对红楼梦的跋涉。
那个时候正是初三,当中考结束,天气奇热,一个人坐在屋里,发疯似的喜欢上了红楼梦。一个星期除了吃饭什么也不做,母亲认为我傻了,她不知道红楼梦是何物,但哥哥们知道,他说看了红楼梦要得相思病,给母亲说的时候,母亲还是不知道什么事,哥哥说就是看了红楼梦就是想娶媳妇。
母亲问我,是想媳妇吗?我头蒙蒙的,哪里会有想媳妇的念头。不过看了红楼梦,大脑一阵慌乱,往往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看了前面,忘记了后面。一家子没有能看完红楼梦的,就连超喜欢古书的父亲也对红楼梦不感兴趣,他说红楼梦太难懂,于是我咬着牙,又看了一个星期。这次倒好,有一种大病初愈的感觉,只是各个章节还是支离破碎的。不过从那时开始,一到假期,我就看红楼梦,抄里面的诗词。甚至背着爸爸妈妈买了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有时天热的时候,把红楼梦撕了,一张一张的揣在兜里去看。
渐渐地,对红楼梦有个感觉。也喜欢上那里面优美的词语和段落,甚至人物。文章一开始就让人沉醉: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渐渐地感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人间才女,不过她也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不过比之常人更甚: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个让人心动的女孩子,可惜春景不长,情随意减,动容之处皆写满愁绪,时常堪叹书中那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忧愁之日,愁绪竟也如滔滔江水一般漫于脑海之中。红楼梦里当然也有率真大气的人物,且看湘云醉卧花丛之中,每每让人捧腹。那种痴顽,那种娇嗔,是每一个女孩子都想拥有的梦境。自然愁怨更多,黛玉于山丘坡垄之上,看那零花渐落吟诵出令人肝肠寸断的《葬花吟》,其间说不尽的愁肠,皆只因那前世许下的还一世泪的承诺。舍下的舍不下的都是人间说不尽的情。
凭谁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又道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情又不知何起。
读不尽的红楼,品不尽的悲欢,纵过往千年,横贯古今何人方得过情关,“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人生之悲又于何处寻得一处香丘呢。逐步渐懂了雪芹先生操之一生的情,又怎能不为之黯然伤魂。红楼若梦魇之间,世间有情方可得三生。
再读红楼梦,恍若隔世,每次读红楼梦,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初时喜欢读注释,脂砚斋的,马瑞芳的,刘心武的,再后来,就是用自己的心在读,每次读红楼梦,都感觉到和书中的人物在对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前一篇:红楼梦出现前最美的禁书
后一篇:过年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