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选托孤大臣为何没有自己最欣赏的赵云

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文化杂谈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一般来讲,皇帝选托孤重臣,往往都是自己信得过的老臣。刘备临死时,挑选的托孤大臣除了诸葛亮之外,就是李严。这李严的名气和赵云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而且刘备对赵云不止一次赞不绝口,赵云长坂坡去救刘阿斗,糜芳说赵云投降曹操,刘备说赵云不是那样的人;后来汉水赵云大败曹操,刘备说子龙一身都是胆。那么刘备为何不选赵云做托孤大臣呢?
其一,刘备是政治家。作为政治家考虑的肯定是全局性的。赵云是自己的旧部,选不上托孤大臣和选上托孤大臣对于赵云来说都是一样的,作为刘备的嫡系,赵云对于刘备父子忠心耿耿,长坂坡赵云救主、截江救阿斗,在刘备父子看来赵云就是自己。但是蜀汉内部此时并不是铁板一块,由于刘备夷陵之战大败,益州不稳定,益州、荆州,乃至刘备的旧部隔阂重重,刘备选择诸葛亮做托孤重臣就不能再选赵云,毕竟刘备要平衡一下益州荆州的情绪。
其二,赵云不够资格。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虽然是刘备的嫡系,但一直都没有做太大的官。
其三,李严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刘备在汉中与曹操激战,马秦、高胜乘机在郪县聚众数万人发动起义,攻占资中县。李严只用郡中士兵五千人,成功平定民乱。“斩秦、胜等首”越巂少数民族首领高定派兵围困新道县,李严迅速出兵击败敌人。因功升为辅汉将军,继续统领犍为郡。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成为历任犍为太守中最杰出的一位。
其四,李严是益州荆州人物的代表,作为投降势力,一度被刘备器重。李严在构成蜀汉政权的荆州、东州、益州三个集团中属于东州集团的佼佼者,“以才干称”、“复有能名”,跟随刘备后,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叛乱,充分表现出出色的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他不属于刘备、诸葛亮所在的荆州集团。他作为东州集团的代表,同时又是南阳人,与诸葛亮有“同乡”关系,因而更能起到君臣团结一心的作用。所以在章武二年,刘备即将李严召到永安,任他为尚书令,成为蜀汉政权仅次于诸葛亮的政治人物。要知道,作为一代帝王,刘备对诸葛亮其实很防范的。他害怕诸葛亮尾大不掉,害怕诸葛亮最终取代自己,因此让李严前来监督,类似于东吴周瑜张昭的故事。
可惜,历史不按常规出牌,李严最终不敌诸葛亮,而被诸葛亮拿掉,最后刘备只能在九泉之下长吁短叹,毕竟蜀汉大权最终被诸葛亮把持,至于赵云不过是诸葛账下一武将,未曾参与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