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喜欢梁山哪几个人

(2018-01-31 08:26:44)
标签:

江湖散文

李治亚

文化

杂谈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水浒卷
最喜欢梁山哪几个人

梁山号称一百单八将,其实最喜欢的莫过于武松鲁智深两个人。这两个人,真的是仗义疏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眼里容不得别人欺压人,一生正气凛然,每每读之,总有不可遏制的英雄气。
为何最喜欢这两个人:
其一,二人结局一样悲凉,让人唏嘘,当年都是名震九州的大英雄,可到了最后英雄无用武之地,虽然空有一身本领,却甘愿守住六和塔看那繁华荣辱一样心情。两个人一个圆寂,一个在六和塔暮鼓晨钟,不愿京城受封,却也是朋友义气重于天下。
其二,鲁达是真正的豪侠。他嫉恶如仇而又充满仁慈,从不错杀多杀一个人,他和滥杀无辜的莽夫李逵,有着本质的区别,简直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鲁达本来可以独善其身,但偏偏看不惯世间的不平事,起初因救金翠莲,三拳打死镇关西,从而做和尚改名鲁智深以避难,酗酒大闹五台山后,到相国寺做了“菜头”;因放林冲不下,从而大闹野猪林,并一直护送林冲兄弟,到数千里外的沧州;因此得罪高俅而落草二龙山。再后来和武松、杨志等一同上梁山泊与林冲等人聚义。他从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官到梁山泊的头领,这便是他性格斗争的历程。真是:“侠义如酒浓于酒,男儿豪饮情烈烈。”鲁智深对封建朝廷的认识是明澈的。他说:“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招安不济事…”被逼招安后他始终郁郁寡欢,捉了方腊后宋江致贺时,他还愤慨地说:“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独具慧根的“天孤星”鲁智深,终于“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修成正果,在六和寺从容圆寂。这便是有大智慧的佛性,尽管第一次鲁达一露面,感觉此人绝非善类,但越来越觉得此人才是高人。
其三,武松的真性情。武松是智勇双全的豪杰。正如他自己所说:“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理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便死也不怕。”不说景阳冈打虎,单说他叫潘金莲和王婆招供那一节,显得十分有智计;接下来的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等都显示了他的机智和勇敢。渗透在武松性格中的古代英雄的力、勇、智充分寄托着正必胜邪、善必胜恶的理想。他同样是明确反对招安的人,在乐和唱宋江的《满江红》时,刚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他便第一个站起来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后来,在打方腊的归途中,鲁智深和林冲先后在六和寺撒手人寰,一世豪杰“天伤星”武松,便在此出家终老,与二位哥哥的亡灵为伴。
其四,二人都是天生神力的人。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都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且看打虎一场: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 大虫顶花皮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真的是拳打脚踢惊人胆。至于鲁大师的倒拔垂杨柳,也是扯地惊天: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其五,二人都有擒方腊的功劳。民间认为武松单臂擒方腊,电视剧也是这么演绎的。不过原著里却是鲁大师的功劳,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绑住捉来见宋先锋。似乎没有费什么周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落雨的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