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文化杂谈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争,如果曹操取得胜利,孙权和刘备就可能退出历史舞台。曹操可能就会一统天下。当然历史不容假设,最后孙权和刘备赢得了真正的胜利。不过通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实打赢这场战争,东吴其实是起了大作用,尤其是东吴主帅周瑜和东吴高参鲁肃,东吴主将吕蒙等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曹操手下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等人也是安徽人。可见赤壁之战说白了,就是一群安徽人在内讧,也就是江南与江北的角逐。曹操占据天然优势,结果下了一副臭棋。
下面看看江东主要人物。
庐江舒城的周瑜:我是帅哥周瑜,因为人长的帅,人又叫周郎,说到底想与曹操打一仗,主要是为了不辜负义兄孙策对我的知遇之恩。同时也主要是打击曹操的嚣张气焰。我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我分析了曹军的特点:曹军远途跋涉,疲惫不堪;天气寒冷,马没有草吃;北方人惯习陆战不擅水战,水土不服;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然后自荐以三万精兵抵抗曹军,才让君主下定决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再有敢说投降的人,就像这个桌子一样!"最后果然答应了这一仗。
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鲁肃:说句实在话,我很害怕,并不是说担心自己的安危,而是害怕我主孙权。这位年轻的将领能不能镇住人,我很担心。另外张昭等一批老人都在说投降的话,真让人丧气,于是我趁着我主孙权权起身入厕的时候,跟到屋檐之下。对他说:“刚才观察众人议论,都是想让您失误,不足以与他们共谋大事。当今我鲁肃可以迎接曹操,对于将军来说却不能。为什么这么讲?如今我迎降曹操,曹操理当送我回到故乡,品评我的声名地位,总还能做个小官,乘牛车,有随从,交游士大夫,慢慢升迁上去,也少不了做个州郡长官。而将军您迎降曹操,将把您作如何安置呢?希望您早定大计,再莫听取众人的议论。”孙权听完,叹息道:“这些人的主张,深深让我失望,现在你阐明长远大计,正与我的想法一致,这是上天将你赐给我啊!”于是又给他建议召回英勇无比的周公瑾,最后开始了安排。
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的吕蒙:说句实在话,当时我只是一个小跟班,但是我佩服周瑜大都督。因此我给我主孙权上了一道表:“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明公认为很对。又聊复与论取徐州意,蒙对曰:“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明公更加信服。那时候我和其他主将身先士卒大败曹贼。
轮到安徽亳州的曹操说话:哎,往事不堪回首,打东吴能吃败仗,关键在于我不想打了。都是安徽人,何必呢?我给孙仲谋写过一封信,我说:赤壁之疫,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获此虚名。好多人都认为是周郎太能打了,实际上不是那回事,其实一个曹仁足矣。《郭嘉传》也记载:太祖(即曹操)征荆州还,于马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哎,说白了,一个赤壁之战,都是一群安徽人自娱自乐。当然年轻的周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平的绝对不是运气,而是实力,虽然曹操咬着牙红着脸不承认,事实上周郎的确适当是最优秀的军事统帅,这一点后人看的都很清楚。成大感慨: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
前一篇:又见雪花飘飘
后一篇:打虎英雄武松为何对一条狗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