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文化杂谈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三国演义里,刘备是个很低调的人,你看刘邦朱元璋从出生时就会显的与众不同:有的是他妈梦龙而孕,有的是生时异香满室,有的是产房直冒红光,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都有。但刘备出生时似乎没见到这些异象的记载,可见刘备一生下来就很低调。
曹操对刘备说: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幸好天上打雷,刘备赶忙弯腰拾起筷子:“俺胆子小,筷子是被吓掉的”。吕布不厚道,恩将仇报,夺了自己的地盘徐州,刘备默然,并且还在自己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在回到吕布的身边。投靠刘表时,在新野小县一呆八年,将自己的壮年献给自己并不想过的平凡生活,这是英雄之魄,是一种莫大的胸怀。刘备明白,低调只是手段,而战胜自己的对手才是目的。所以当曹操问该不该杀吕布时,他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这句话是吕布知道了什么是杀人不见血,也知道了老刘不是一般人儿,可惜晚了。所以,刘备的低调是有条件的。当自己的才华不可遮掩的显露而遭到别人的嫉妒时,低调便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因此,陈寿在先主传中评价到: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
因此刘备的低调是暂时的,事实上刘备也很自负。刘备曾经混不下去的时候,带着关羽张飞赵云去投奔荆州刘表,刘表让他暂住新野,和刘表谈话的时候,刘备喝醉了酒,无意中答道:“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其实这不是刘备的一时兴起,确实是刘备的心里话。幼年的刘备在家里玩耍的时候,手指着大桑树,就对小伙伴们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还好小伙伴们不知道刘备说的什么意思,要不然早就告发刘备了。
刘备时时有不臣之心,所以一个义子取名叫刘封,亲生的儿子叫刘禅,合起来叫封禅,说明刘备和曹操一样,对待汉朝皇帝从来都不会忠心耿耿,一直想取而代之。
刘备很自负,因为确实刘备也很有才干。一个编草鞋的人从来都不把编草鞋当成自己的目标,而把天下当成自己的目标,当然是牛人,在正史中刘备自己做了很多事,亲自打了都邮(与张飞无关),杀了车胄(与关羽无关),曹兵赶来,火烧新野(与诸葛亮无关),这样的牛人确实很厉害,就因为如此,当曹操死后,孙权派人奇袭荆州,杀了关羽,夺了荆州,刘备再也忍不住,不能忍了,拒绝了诸葛亮赵云的建议,亲自带兵杀了过来,甚至没带诸葛亮,没带魏延与赵云,并且扬言:“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与昔日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判若云泥。
刘备很自负,这个在战场打了一辈子仗的老人,天真地认为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就多,我吃过的米比你吃过的饭就多。当别人提起东吴的陆逊很厉害时,刘备更是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结果夷陵之战,被陆逊的一把大火烧得狼狈逃窜,然后一败涂地,最后无不感慨地说道:“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至今日之败!”可惜已经晚了,此时的刘备早已日薄西山,不久带着遗憾撒手归了西。
可见三国时期最自负的并不是关羽,刘备是军事统帅,他深知关羽的为人,如果认为关羽不合适,可以当机立断,派手下将领前去替换,结果他不知道自己的将领关羽,不知道对方统帅,不了解自己的实力,自然会遭到惨败。与其说关羽狂傲,倒不如说刘备其实是三国最狂傲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