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文化杂谈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东汉末年,十常侍为非作歹祸乱朝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人家里人也狗仗人势祸国殃民,让人气愤不已。不过也有一个太监,他名字叫赵忠,这个人虽然很坏,但是他的堂弟却是忠臣,而且舍生忘死,让人敬佩。堂弟叫赵苞,东汉甘陵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苞为人勇武尚义,至孝双亲,举孝廉,升广陵县令,因为政清明,177年升任辽西郡(辖秦皇岛地区)太守,修缮城防,训练士卒,开垦土地,百姓安居.
那个时候,正赶上边境多事,赵苞做了太守后,想派人接自己老母亲妻子享享清福,回来的路上正遇到鲜卑兵大举进犯,一万鲜卑兵烧杀抢掠,赵苞听闻敌兵进犯,赶忙带人马迎敌。鲜卑人一见赵苞,便让人从自己阵中推出囚车,左右鲜卑兵手拿鬼头刀,大喊:赵苞快下马受绑,否则我杀你全家。赵苞抬头一看,正是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和自己娇滴滴的妻子。原来赵苞的随从去接赵苞的家眷,因一路颠簸,在柳城小住,哪知道正好遇到鲜卑兵,随从们寡不敌众,悉数被歼灭。众人一听是太守的母亲和妻子,自以为得到宝贝,想要逼赵苞就范。赵苞见此情景,好似万箭穿心,险些儿跌落马下。有言道:母子情深,自己实指望能接回母亲以全孝道,哪里想到自己母亲受此大难。赵苞悲痛号哭,对母亲说:“当儿子的罪恶实在不可名状,本来打算用微薄的俸禄早晚在您左右供养,想不到反而为您招来大祸。过去我是您的儿子,现在我是朝廷的大臣,大义不能顾及私恩,自毁忠节,只有拚死一战,否则没有别的办法来弥补我的罪恶。”
母亲远望着嘱咐他说:“我儿,我愿意学王陵的母亲,昔日王陵的母亲被项羽捉住,对着汉使,甘愿一死以全名节,激励王陵。我没有太大的本事,只是一颗忠于国家的心还是有的。各人生死有命,怎能为了顾及我而亏损忠义?你应该尽力去做。把我当成王陵的母亲就可以了。”
赵苞听完,下令手下道:大小将士,与我同心杀贼,上雪国耻,下报家仇。众人努力向前,鲜卑兵大败,不过混乱中也把赵苞的老娘和娇妻杀死,头颅扔进赵苞军队里。赵苞悲愤填膺,当即催马拧枪,手下将士也是一个劲的去拼杀。追赶了十多里路,鲜卑兵溃不成军。这时候收敛母亲与妻子的尸体,上报皇帝军情,请求辞职安葬老娘。汉灵帝听说此事,自然非常重视,准令归葬老母。灵帝派遣使节前往吊丧和慰问,封赵苞为侯。赵苞将母亲、妻子安葬已毕,对他家乡的人们说:“食朝廷的俸禄而逃避灾难,不是忠臣;杀了母亲而保全忠义,不是孝子。如此,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人世?”众人上去解劝,可赵苞一时心痛,用手捶胸,呕出紫血数升,叫了几声老娘,随即灵魂出窍。去西天去找自己的老娘和娇妻去了。
太监赵忠闻报,好像没事人一般,对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仍然在皇帝皇后面前小心伺候,在大臣面前继续作威作福。人之无耻,亦在于此。
前一篇:猪八戒和孙悟空的过节到底有多深
后一篇:人生难得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