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治亚的博客
李治亚的博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5,255
  • 关注人气:44,9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山更比一山高——兼评语文组四人一课

(2017-12-07 12:40:34)
标签:

江湖散文

李治亚

分类: 江湖教学随笔卷二

一山更比一山高——兼评语文组四人一课

这几天一直在亢奋之中,连续听了九节语文课,感觉到自己进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语文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学习语文,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美德,听了同行们的语文课,更是感觉到自己进入了一个美轮美化的世界。
第一节课是李培培老师的的《天上的街市》,李老师是一个很有文艺范的老师,温婉含蓄,知书达理,颇有女学者风范。一堂课娓娓道来,既达到了传授知识的能力,又对学生的视野有所拓展。李老师指导学生朗读非常精彩,因为是新诗,要讲究押韵,所以就在读上下功夫。一个人读,一组人在读,一群人读,男生读,女生读,各尽其妙。第二节课是新老师宋陆春的《天上的街市》,算是同课异构吧,虽然内容一样,但形式和特点却不相同,两个人似乎是避免雷同,宋老师一开始上课就从联想与想象说开去,最后让学生表演了即席赋诗,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王媛媛老师以前是历史老师,此时担任的是七四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学生在表演上下了一番功夫,王老师说话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是个很干练的人。有人打趣道:王老师讲课,亲友团特别多,教语文的教历史的全都来了,大家在都在看看王老师是如何玩转历史与语文的。
八年级的第一节课是邓士强老师的,邓老师是个很朴实的人,也很低调,他讲的是《白杨礼赞》,是一片传统的美文。这和邓老师一贯的特点很相似,他热爱脚下这方土地,因此没有过多的雕琢,讲得很接地气。接着是吴琼老师的《愚公移山》,吴老师事先让学生拍了一段小视频,让学生自编自导,整堂课滴水不漏。苏丽老师讲的是口语交际,学生针对网络语言能不能进入语文唇枪舌剑,异常精彩。
最让人感动的是九年级老师的课堂,岂止是一个精彩所能形容的。王龙海老师的学生把《变色龙》演绎的惟妙惟肖,一个手势,一个腔调,无不符合各自的人物特征。徐昊老师的学生对愚公一家的人物心理揣摩得体到位,王森老师的学生连对路人甲路人乙都刻划得入木三分,可见学生对语文的酷爱。
王森老师课一结束,大家便走至九三班,这是罗丹老师的。从音乐入手,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爱好,讲的是余光中的乡愁,但字里行间演绎的是中华民族的同根同源。学生创作的课本剧,更是让人陷入了无限的忧伤之中:母亲送儿子上学,母子难分难舍,母亲深情的说:孩子,到那边好好的学习。一句句叮嘱,配上让人动情的音乐不觉忘情。长大后儿子和娇妻匆匆走在车站,妻子温柔的说:我在家等你,不要过于想家。话虽短,却让人浮想联翩。再后来,母亲故去,儿子跪在坟墓前深情告白,一声声哭诉,一行行热泪让人心酸;到后来,自己飘零,总想着落叶归根,可是望风望雨望太阳,却看不到家乡的亲人,实在是夜不能寐,让人断肠!声情并茂的表演,再加上罗丹老师的讲解,最终语文课如泣如诉,并升华为家国情怀,真的是情不自已呀!
听课终了,我掩卷常思,这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八仙过海显奇招。窗外虽然冷刺骨,踏雪寻梅领风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