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死得最冤枉的将军

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历史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国演义上有个人想跟着关羽建功立业,做关羽的马前卒,可惜被赵云一枪挑于马下,结果关羽连一句错话都不敢说。可见这个将军死的倒也冤枉,这个人是谁,就是卧牛山的强盗裴元绍。
裴元绍一出场就很悲催,他是被一个背信弃义的家伙拉下水的:不及三十里,只见山背后拥出百余人,为首两骑马:前面那人,头裹黄巾,身穿战袍;后面乃郭常之子也。黄巾者曰:“我乃天公将军张角部将也!来者快留下赤兔马,放你过去!”关公大笑曰:“无知狂贼!汝既从张角为盗,亦知刘、关、张兄弟三人名字否?”黄巾者曰:“我只闻赤面长髯者名关云长,却未识其面。汝何人也?”公乃停刀立马,解开须囊,出长髯令视之。其人滚鞍下马,脑揪郭常之子拜献于马前。关公问其姓名。告曰:“某姓裴,名元绍。自张角死后,一向无主,权于此处藏伏。”
这便是裴元绍,一见了关羽,立刻被关羽折服,想投在关羽手下效力。关公问其姓名。告曰:“某姓裴,名元绍。自张角死后,一向无主,啸聚山林,权于此处藏伏。今早这厮来报:有一客人,骑一匹千里马,在我家投宿。特邀某来劫夺此马。不想却遇将军。”
裴元绍弃暗投明,本是好事,而且又跟另外一个人约好,要追随关羽。元绍曰:“离此二十里有一卧牛山。山上有一关西人,姓周,名仓,两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虬髯,形容甚伟;原在黄巾张宝部下为将,张宝死,啸聚山林。他多曾与某说将军盛名,恨无门路相见。”
关羽按理说应该收下二人,当下正是用人之际,何必拒贤人于千里之外。正说话间,遥望一彪人马来到。元绍曰:“此必周仓也。”关公乃立马待之。果见一人,黑面长身,持枪乘马,引众而至;见了关公,惊喜曰:“此关将军也!”疾忙下马,俯伏道傍曰:“周仓参拜。”关公曰:“壮士何处曾识关某来?”仓曰:“旧随黄巾张宝时,曾识尊颜;恨失身贼党,不得相随。今日幸得拜见。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公见其意甚诚,乃谓曰:“汝若随我,汝手下人伴若何?”仓曰:“愿从则俱从;不愿从者,听之可也。”于是众人皆曰:“愿从。”
最后到底还是周仓前往,裴元绍郁郁寡欢。却说古城刘关张三兄弟相聚,周仓前去收降裴元绍人马,结果周仓大败,裴元绍被杀。仓曰:“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仓到彼招诱人伴时,止有这几个过来,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因此来报主公。”玄德曰:“此人怎生模样?姓甚名谁?”仓曰:“极其雄壮,不知姓名。”于是关公纵马当先,玄德在后,径投卧牛山来。周仓在山下叫骂,只见那将全副披挂,持枪骤马,引众下山。玄德早挥鞭出马大叫曰:“来者莫非子龙否?”那将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伏道旁。原来果然是赵子龙。
至此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相聚,彼此有说不完的话,周仓虽然心中怀愤,却一句话也不敢表达,至于关羽对裴元绍并没有感觉。大家都知道赵云,那是两军阵前不可多得的大将,因此死了一个裴元绍,伤了周仓,大家像没事人一般,可惜了裴元绍,虽然想投奔关羽,可关羽也莫之奈何。
可见人不能跟错了主子,假如裴元绍第一时间与刘备相遇,如果真的有本领,自然能受之重用,强如在关羽手下效力。要知道刘备早期的营帐里也有没有本领滥竽充数之人,比如孙乾简雍等人,不是照样生活得好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