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罗贯中雪藏的四大名将

标签:
江湖散文江湖随笔散文李治亚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罗贯中先生写三国由于政治的需要和整合文章内容的要求,提出拥刘反曹的观点,凡是有利于刘备蜀汉的往往大书特书,对于曹魏该省的就省,该歪去的就恣意歪曲,因此当时有许多三国名将,并未现身,或者并没有表现出名将的素质,大致有这几个人:
其一,曹魏名将曹纯:曹纯是名将曹仁的弟弟,他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与兄长曹仁分居两处。187年到曹操帐下效力.他训练出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大家都知道,它就是——虎豹骑.天下第一精兵虎豹骑就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杰作。《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精锐可见一斑。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虎豹骑的战绩吧。首先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南皮之战中,在战场上杀死袁谭;接着又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时,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坂坡之战中击破刘备;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大破以马超为首的关西军团;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在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210年,是曹纯去世的时候,大家可以想一想,210年是曹操势力最大的时候,手的下文臣武将,何其之多,什么夏侯兄弟,五良将,许褚,曹世兄弟各个健在,曹操当着众臣居然说:“曹纯的才干有谁能比呢?”由此可见他的本领之高。
曹纯为什么被雪藏,据说是在战场上过于勇猛,甚至俘虏了刘备的两个女儿,搞得大耳贼很没面子,为蜀汉著书立说的罗贯中当然不高兴,于是便把这位一代名将,大笔一挥抹去,三国演义上边没有了他的光辉业绩。
虎豹骑的勇猛,天下闻名,刘备的部队当然不是对手,混乱之中,刘备也顾及不得他人,带着重要亲信,撒开腿就跑。我们所知道的,阿斗就是这个时候被他给弄丢的,幸亏赵云帮他找补了回来,我们所不知道的,刘备弄丢的事物还不止这些,他的两个女儿也是在他手忙脚乱中给遗弃并落入了虎豹骑手中的。除女儿外,刘备的大批物资辎重也成为了虎豹骑的战利品,这个曹操的运输大队长当得还真是不赖。收降了刘备手下的散兵游勇后,按照预定的目标,曹纯及其虎豹骑跟随着曹操进驻了江陵城,赤壁之战后回到了谯郡。
其二,吕布手下名将高顺:高顺早期在吕布手下,多次与关羽张飞交手,事实上少有败绩。当时高顺被世人称为“陷阵营”,每次吕布出兵,第一先锋官绝对是高顺,而且高顺为人正直,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率部队精锐。屡次进言与吕布,,可惜吕布昏庸不纳其言。所进名言“以智者、慎思而行”提醒吕布要正确认识到每一位将领的品行。后来吕布败于曹操,高顺既不像吕布屈膝求饶。也不像张辽默然不语。而是选择了不语,但求一死。其实无论是武艺还是兵韬,都不亚于张辽,只是因为“忠君之心”而被曹操杀死。也有的说高顺被曹操所杀,是因为手下射瞎了曹操大将夏侯惇一只眼的缘故。
其三,白地将军夏侯渊。夏侯渊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名将,而且义薄云天。在他生活最为拮据,无法养活两个孩子的时候,为了将死去弟弟的女儿哺养成人,忍痛抛弃了自己的幼子,这有几人能做到?为了不影响曹操办大事,当曹操惹上官事时,他两肋插刀 “代引重罪”这是何等的义气。这是一种尚义的牺牲,这种牺牲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他作战勇敢,谋略超群。曹操起兵他就随曹操南征北战,作战勇敢,谋略超群,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且看他亲自领兵指挥的几次大胜仗:官渡之战后,他督运兖、徐、豫三州军粮,在困难极大的情况下备足了军队的粮食给养,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昌豨反叛,夏侯渊前去,逼降其十余屯,彻底制服了昌豨;济南、乐安两地,黄巾军徐和、司马攻城掠地,杀死许多地方官吏,夏侯渊都督周围几个郡的军队,斩掉徐和,平定诸县;雷绪反叛,又是夏候渊救火;刚平雷绪,又马不停蹄,都督徐晃出征太原黄巾军,攻下二十多个县,斩了黄巾军头目商曜;太原战事一毕,又都督朱灵平定了隅糜;紧接着又出征并制服杨秋。后来夏侯渊升任护军将军,都督朱灵和路招屯兵长安,独挡一方。一去他就擒刘雄;斩马超、韩遂的余党梁兴;阻击马超于祁山,解西凉之危。之后夏侯渊又以过人胆量,超人谋略亲自带领精锐步骑,孤军深入大漠,以“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惊人速度,出敌不意,转战高平、屠各等地,破韩遂、逐马超、斩宋建、降诸羌,曾经战马嘶鸣的西部沙漠,顿时安静下来,曹魏从此西线无战事。夏候渊电闪雷击的战略战术在羌胡少数民族的心里留下了沉重阴影,数年以后,曹操把夏侯渊介绍给他们的时候,他们还都害怕不已。西部平定后夏候渊又都督张郃、徐晃驻守汉中,守卫西南大门,多年成功地遏阻了刘备的进犯。218年,刘备亲自大举蜀汉全国兵马北上进攻汉中,在一个有刮向曹营大风的夜晚,刘备放火焚烧曹营围寨鹿角,并分十路大军袭击曹营,这时张郃告急,夏侯渊把自己统领的一半人马分去救援张郃。他带领者另一半人马与攻上来数倍于已的敌人英勇撕杀,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捐躯沙场。
其四,刘备手下大将陈到。为了塑造常胜将军的光辉形象,罗贯中竟忍心把刘备爱将陈到弃之不顾。陈到于刘备在豫州时(196年左右)成为刘备属下,随刘备转战四方,名位常次于赵云,乃刘备亲军“白毦军”统帅,一直跟随刘备身边领军,名位常亚于赵云,都以忠勇著称。建兴年间,陈到担任护军、征西将军,被封为亭侯。 夷陵之战,蜀军败退,陈到和傅彤负责断后,傅彤战死,陈到誓为同袍报仇,于白帝城百里外,叫猿臂角的地方,率七百白耳兵,每人一根长矛一把朴刀,当时吴国武将阵容,先锋是朱治的长子朱才,中军全综、李异,朱恒、朱然等人押后,率一万吴兵,前锋,中军都是骑兵,誓要活捉刘备。陈到单凭这七百白耳兵,七百条枪便生生挡住了吴国近万人进攻。建兴四年(226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欲移军汉中,于是让驻守永安的李严移屯江州,留下护军陈到镇守永安。陈到被任命为永安都督,驻守于巴东郡,受李严统属。 诸葛亮还曾写信给诸葛瑾(一说李严),信中说:“兄嫌白帝守军并非精悍强壮,陈到所统率的则是先帝帐下的白毦兵,白毦兵是西方的上等军队。如果您嫌白毦兵数量少,当遣还部分江州兵,为镇守白帝增添益处。” 后来,陈到逝世于永安都督任上。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也说: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