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修和曹丕关系其实挺好的

(2017-09-28 15:00:03)
标签:

江湖散文

江湖随笔散文

李治亚

历史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杨修和曹丕关系其实挺好的

在三国演义里,杨修和曹丕的关系非常僵。一个是曹植的谋士,一个是曹操的大公子。这曹植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但一直势不两立,情同水火。按理说杨修应该被曹丕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事实上,杨修和曹丕的关系很好。
其一,杨修不是三国演义里描述的,其实很低调,并不是飞扬跋扈的那一种,也并非恃才傲物,狂妄不羁。有资料为证:杨修生于官宦世家,杨家几代人都是汉朝大官,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后汉书·杨震列传》中评论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太尉”在汉代是管理全国军政的要员,从杨修的高祖到他的父亲,出了四个太尉,很厉害!那么,这么厉害的官宦世家对于后代的教育和培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一定会传授很多为人和为官的规则。杨修如此聪明,从小耳濡目染,长辈言传身教,要说他不懂得官场的规矩,要说他世事不洞明、人情不练达,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二,杨修和曹丕的关系不错:《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注引《世语》中说:“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由上述可以看出:因为已经了解到杨修有才能,所以太祖曹操是很器重杨修的,曹操重视,曹丕当然也要交接。据说杨修还送给曹丕一把王髦之剑。曹丕很爱惜,一直到自己称皇帝,还带在身边。有次出宫的时候,他把剑拿了出来,他说停车:诸位知不知道,这就是杨德祖送给我的王髦之剑啊,——王髦现在在哪里啊?说在什么什么地方。说,看王髦去。把车子开到王髦家,送了王髦很多礼物。那俗话说爱屋及乌嘛,曹丕连王髦他都要去看望,他怎么会恨杨修呢?
其三,杨修和曹丕一样,都是文章大家。汉末魏初,在文学上是一个暂时繁盛的时期。所谓建安七子,便是那时候的有名的文人。曹操自己也写诗文,加以他善于笼络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许多文人(其中也有方士)都收集到自己的身边,为他效劳。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于曹操的。曹操一方面把许多文人拉到他身边,但同时,对于那些有傲气、不讲他好话的文人,却是很不放心。杨修这个人虽然写文章,但是骨头却很轻,他是不敢和曹操曹丕抗衡的。所以杨修曾劝张松投降曹操。这样的人,曹丕杀之无益。
其四,杨修这个人会做事,很懂得和周围的人交往,也能八面玲珑。杨修很早就负文名,除了祢衡推祟他的话可证之外,还有曹植写给他的信,也把他同六子并列(孔融除外),说六人都不过著声名于一方,而杨修则是“高视于上京”,可见杨修在洛阳的影响有过于六子。对于这样的人才,不用说,曹操是要罗致的。曹丕也是要得到的,不过曹植下手早了些狠了些,这样杨修一直为曹植做事。
​可惜了杨修,在曹植手下做事,可惜曹植是个书呆子,又爱酒如命,因此夺嫡落空,跟着他的人也一个接一个的倒霉。而杨修尽管左右逢源,但毕竟让曹操不痛快,尤其是多次猜测曹操的心思,算计曹操,因此只有一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